第22章 赵飞燕(下)(2 / 2)

在远条馆内,飞燕度过了近三个多月的孤独时光,每晚都独自躺在冰冷的玉枕上,感受着寂寞的侵蚀。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期盼和等待。

这一日,成帝突然驾临远条馆,飞燕欣喜万分,急忙出来迎接。叩见完之后,她略带委屈地说道:“陛下,您已经很久没来妾的宫中了,让妾倍感孤独。”

成帝听后微微一笑,解释道:“最近朝政繁忙,朕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看你。”

飞燕心中明白,成帝其实是整日与合德缠绵在一起,但在这个时候,她并没有揭穿。她知道,这种状况对她们姐妹俩都有利。于是,她急忙吩咐宫女准备酒宴,与成帝一同畅饮至深夜。宴罢之后,两人的缠绵与温存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成帝的心中始终想着合德。他今晚的到来,似乎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他担心飞燕会因为嫉妒合德而闹出像许后那样的事端,所以特地前来安抚她。对于飞燕来说,虽然今晚与成帝的交欢只是短暂的欢愉,但她依然心满意足了。

在那个清晨,成帝离开后,飞燕的心中泛起了一丝落寞。她独自漫步在御苑中,周围是精致的亭台楼阁和繁茂的花草树木。当她倚在沈香亭的曲栏杆上,托着香腮,目光落在御河内的那一对鸳鸯上。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戏水,而她却心事重重,不禁吟出了一首诗:“一春幽恨锁眉尖,多厌杨花乱朴帘;羞看鸳鸯双戏水,不堪孤枕独成眠。”

正吟着诗,樊路恰巧经过。他听到飞燕的吟诗声,观察到她的表情,便已明白她的心事。他立刻走上前,谦恭地问道:“娘娘,您似乎有些烦闷,是否需要微臣为您分忧?”

飞燕叹了口气,轻轻摇头:“皇上……唉!不提也罢!”

樊路故意装作不知情:“娘娘,昨夜皇上不是和您在一起吗?”

飞燕的眉头深锁:“如今皇上看重合德妹妹,而冷落了我……”

樊路嘴角微翘,神秘地说道:“娘娘请放心,微臣定有办法让皇上重新宠爱您。”

在华丽的皇宫深处,有一群孕育多子的侍郎官属和宫奴。其中,有一位名叫飞燕的妃子,她仍在寻找与她有染的侍郎官属和宫奴,希望能有机会怀孕生子。她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非议,但是她不顾一切,坚持自己的想法。 飞燕的妹妹合德,虽然也处在深宫之中,但她十分清楚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她担心如果有人将此事密奏给皇帝成帝,整个赵氏家族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为了挽救家族的命运,合德不得不施展苦肉计。 她借机向成帝哭诉道:“我姐姐性格刚烈,容易招致嫉妒。如果有人诬陷她不贞,我们赵氏一族将面临灭顶之灾。”成帝看到心爱的妃子泪眼婆娑,心疼不已,便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合德的话。 此后,凡是有人告发飞燕的奸状,成帝都视为诬告,将告发者处死以儆效尤。

于是,飞燕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她公然进行淫乱,其目的无非是希望能诞下一位皇子,以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幸运的是,天道有眼,尽管她任意糟践自己,却始终未能生下一个儿子。

此外,赵氏姐妹齐心协力,对宫中其他的美人严加提防。一旦发现有谁怀孕生子,她们便会立即将其杀害,或是用药使她们堕胎。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有不少的生命冤死在她们手中,然而具体数目却无从知晓。

举例来说,有一位名叫婉容的宫女,她曾无意间得到皇上的宠幸,怀上了龙种。然而,这个喜讯并未给她带来好运,反而引来了赵氏姐妹的嫉妒与仇恨。她们采用各种手段,最终使婉容流产并丧失了生育能力。婉容的遭遇令人痛心疾首,她的冤屈至今仍令人扼腕叹息。

在朝堂的深宫之中,飞燕的所作所为,如同寒冬的冷风,让人颤栗。那些朝中的大臣,虽然明知这一切,却选择闭上双眼,为了保全自己,避免被这风波牵连。他们的沉默,仿佛是对这宫廷秘闻的一种默认。然而,其中有一位人物,与他们截然不同,那就是素有博学之名、担任光禄大夫的刘向。

刘向眼中,先帝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岂能就这样断送在一个狠毒的女人手中?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他曾多次在深夜中独自踱步,思考如何才能让帝王回心转意,挽回这濒临崩溃的局势。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尽管他智谋过人,却始终未能找到破解这个死局的办法。他深知,要想改变这一切,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而这种勇气,是他在朝堂上那些沉默的大臣们所缺少的。

于是,刘向决定,他不能再沉默下去。他要以自己的方式,揭示飞燕的阴谋,让帝王看清真相。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也是一场关乎人心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刘向坚信,真理和正义最终会战胜一切。

在历史的洪流中,刘向静静地注视着一切。他手中的笔,犹如一位贤淑的妃子,记录下了那些自古以来关于贞妇如何扶持君王振兴国家,而淫妇又如何导致家国灭亡的事例。他的心血结晶,就是那部“列女传”。

他想象着那些贤淑的妃子们,如西周的姜后,春秋的文姜,她们的智慧与坚贞,犹如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夜空中闪耀。又想象着那些淫妇,如齐国的庄姜,晋国的贾南风,她们的放荡与堕落,犹如黑洞,无情地吞噬着周围的生机。

他将这些生动的例子,融入他的“列女传”中,呈给了成帝。他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能够委婉地劝诫成帝,使他明白王教的真谛:由内而外,由近而远。他希望成帝能够明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君主的德行息息相关。

然而,成帝的反应却让他失望。他赞赏刘向的才华,嘉许他的用心,却并未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在这个多纳宠的帝王眼中,这些忠言似乎成了多余的存在。

刘向无奈地放下笔,他知道,他已经尽力了。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贤淑的妃子和淫妇的故事,仍在不断地重演。他知道,他的“列女传”,或许只能成为一面历史的镜子,反射出那些曾经的辉煌与堕落。

汉成帝,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他的宫殿中藏有许多宠爱,甚至包括男宠。这个古老的习惯似乎在汉代的每个皇帝中都有所体现。就像汉高祖刘邦时的藉孺、惠帝刘盈时的弘儒、文帝刘恒时的邓通、武帝刘彻时的韩嫣,以及哀帝刘欣时的董竖,都是他们时代的鲜明标志。

而到了成帝这一代,这个特殊的喜好落在了张放身上,那个出身豪门的男子,他的父亲张临是元帝姐姐敬武公主的驸马,也就是说,张放是成帝的姑表兄弟。不仅如此,张放的妻子还是许后的妹妹,这层关系使他们成为了连襟。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使得成帝与张放的交往更为亲密。甚至在一次宴会上,成帝笑着说:“我是张放的家人。”这句话,无疑在他们之间,似乎并没有君臣的界限,他们的行为无疑是非常荒诞和颠覆传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帝的性生活变得越来越扭曲,他开始对女子的脚步产生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冲动。在现代医学观点看来,这种状况在性心理学上被称为“物恋”,属于一种变态性心理。正因为这种古怪的癖好,赵昭仪(合德)得到了成帝的特别宠爱。据历史记载,成帝常常因为早猎而触雪得病,因此,赵昭仪成为了成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

一日,合德匆匆来到飞燕的住处,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向成帝密奏,指控赵皇后与他人私通,尽管上奏之人已被成帝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处斩,但成帝内心却难以平复。合德担心飞燕的处境,提醒她谨慎行事,以免被成帝撞破奸情。

飞燕面露惊讶之色,问道:“妹妹,你不是一直陪在皇上身边吗?怎么会知道这些?”合德神情凝重地转向飞燕,透露了一个秘密:“近来,皇上因床笫之事力不从心,私下里派人寻访名医和秘方,希望能重振雄风。”飞燕恍然大悟:“难怪皇上近来鲜少到远条馆来,我还以为他被妹妹你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呢!”

合德哀怨地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尽管我陪在皇上身边,他……”欲言又止,“总而言之,樊路今日早朝后带来了一位声称有起阳久战之丹药的方士。方士献给了皇上十颗丹药,皇上龙颜大悦,赐予他千金,并命他在宫中继续炼制丹药。”

合德越说越激动,紧握住飞燕的手:“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想到姐姐你。我希望今夜能与姐姐一同服侍皇上。”飞燕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妹妹,真是我的好妹妹!我要赶紧梳妆打扮一番,与你一同前往昭阳宫。”

在朝阳宫内,皇帝正与赵氏姐妹共享欢乐的时光。今天的皇帝,真是如春日的阳光般明媚,他的笑容满面,兴致勃勃,手中的酒杯更是频频举杯畅饮。

看到皇帝如此愉快,飞燕心中好奇,她故意装作无知,问道:“陛下,今日似乎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您如此开心?您能否分享一下,也让妾身一同为您高兴。”

皇帝兴致高昂,几乎是手舞足蹈地描述了方士带来的药丹的事情。飞燕听后,故意作出惊讶的表情,说道:“那真是可喜可贺,陛下竟然得到如此珍贵的药丹。不过……”她故意顿了一下,神秘兮兮地引起皇帝的兴趣。

成帝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上,威严而又带着几丝疑惑地问:“不过什么?”他眼神中的狡黠与深邃,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赵飞燕,那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眼神微转,狡黠的笑意如同一道明媚的春光,透过重重纱幕,落在了成帝的眼中。她轻轻地诉说:“陛下,您的英勇神武,已经让我在寻常的日子里感到消受不了。今日这药方又为您增添了无尽的力量,恐怕那婕妤妹妹可就要一命呜呼了!她特地嘱咐我来侍奉陛下。”

男人总是怕别人质疑他的能力,飞燕这番话,如同春风拂面,不露痕迹却又直击要害。成帝听后,哈哈大笑,豪气冲天:“好!”

而合德,那另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也娇柔地对成帝说:“现在请皇后先为陛下献上一曲歌舞,待臣妾亲自调制丹药侍奉陛下服用。”她的声音如泉水叮咚,令人心醉。

成帝把药包交给合德,并告诉她:“这个药方叫做‘春恤胶’,一服一丸,需要和一碗热水一起服用。据方士说,它可以有效缓解阳痿症状,持续时间可达三个时辰。”

合德明白地点点头,然后走进内室化药。她一面搅拌着药汤,心中却想着:“皇上其实阳痿很严重……一颗药丹不知道够不够分量……而且一颗只能维持三个时辰……皇上还要一御两女……要是不能让皇上尽兴,那可真是让人心急……”

于是,合德又在碗里多加了两颗“春恤胶”,希望成帝今晚能让她尽情享受。成帝喝下加料的药汤后,感觉身体发热、心跳加速。这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让成帝非常兴奋和激动。

然而,成帝并不知道这药汤中其实含有大量的催情成分。他只以为这是药力使然,于是拉着赵氏姐妹俩往九龙帐中走去。在夜幕深沉的时刻,赵飞燕在睡梦中惊醒,她翻身坐起,目光落在身旁的成帝身上。眼前的他,双眼无神地睁着,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而可怕的笑容。他的脸色涨红,几乎发紫,仿佛是被某种可怕的痛苦所折磨。 飞燕的手指颤抖着,她慌乱地探寻着成帝的脉搏,聚精会神地观察他的呼吸。然而,一切生命迹象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她的心头。 “皇上!皇上!”飞燕摇晃着成帝的身体,大声呼喊着,声音中充满了惊慌和无助。“快来人啊!快救皇上啊!”然而,她的妹妹合德却只是呆坐在一旁,面色苍白,不知所措。 突然间,朝阳宫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一阵阵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为这场悲剧增添了几分讽刺和嘲笑。结论是那么残酷和无情:“皇上驾崩了!”

在四十六岁的盛年,成帝意外去世,朝野震动。在追查之下,官员们一致认为,是赵合德的过量药物导致了皇帝的死亡。赵合德,那位被世人指为妖女的宫中美人,在罪无可辩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我了断,告别了这混乱的世界。

而赵飞燕,作为成帝的侄子刘欣的恩人,她力排众议扶持他登基,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哀帝的君王。由于这个原因,赵飞燕得以逃脱一死,甚至被尊为皇太后。她苟且偷安,又活了六年。

然而,当哀帝在位六年之后去世,赵飞燕再次失去了依靠。此时,成帝之母王氏,也就是太皇太后,联合了王莽,下令以专宠锢寝的罪名将她废为庶人。她被送往成帝的陵墓,孤独地守着青灯黄卷。

最后,面对这样的命运巨变,赵飞燕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她无法承受这样的屈辱和孤独,于是选择了在北宫的白绫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一岁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