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葛嫩娘(下)(2 / 2)

然而,清军士兵们并不会让小美娘轻易得手。他们迅速涌上前来,将小美娘团团围住。小美娘虽然勇敢无畏,但毕竟只是一个少女,面对众多的清军士兵,她很快就败下阵来,被重新捆绑起来。她的手中还紧握着那把匕首,仿佛在告诉敌人,她永远不会屈服。

清军将领博洛擦了擦脸颊上的血迹,恶狠狠地盯着小美娘和葛嫩娘,怒斥道:“你们这些南蛮子,真是不知好歹!本将军看上了葛嫩娘是你们的福分,竟然还敢反抗!”

葛嫩娘闻言冷笑一声,嘲讽道:“真是贻笑大方!你这样的鞑靼蛮子会懂得什么叫做福分?我们汉人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你这样的蛮子只配做奴隶!”

博洛被葛嫩娘的话激怒了,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怒火。他拔出腰间的佩刀,架在葛嫩娘的脖子上,威胁道:“你这贱婢,竟然敢如此嚣张!本将军现在就要了你的命!”

葛嫩娘毫不畏惧,她瞪着博洛,冷笑道:“要杀便杀!你以为我会怕你这样的鞑靼畜牲吗?”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就在博洛即将动手之际,一个清军将领匆匆赶来,向博洛报告了一个紧急军情。博洛闻言后脸色一变,收起佩刀冷哼一声:“算你们有命!本将军现在有事要处理,暂且留你们一命!”说完便带着清军士兵离开了。

葛嫩娘、孙克咸和小美娘暂时逃过一劫。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庆幸,他们知道,如果不是那个紧急军情,他们三人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博洛走后,葛嫩娘的脸色变得苍白。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和家人,他们都已经被清军杀害,她自己也被博洛囚禁在这里,受尽了折磨和屈辱。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是她知道,她不能轻易放弃。她要为自己和家人报仇,她要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孙克咸和小美娘也都围在葛嫩娘身边,安慰着她。他们知道,葛嫩娘是一个坚强而勇敢的女子,她一定能够挺过这一切。他们也知道,他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清军的压迫。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和尊严。

但葛嫩娘知道,博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接下来的处境将会更加危险。在这个关键时刻,葛嫩娘决定利用自己的智谋和勇气,与孙克咸、小美娘共同谋划一个惊天计划。

葛嫩娘想出的计划是利用博洛的贪婪心理,设下一个陷阱。她知道博洛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宝藏,而这个宝藏的线索就藏在她手中的一本古籍中。葛嫩娘决定将这个线索透露给博洛,引他上钩。

孙克咸和小美娘都觉得这个计划太危险了,但是葛嫩娘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如果不冒险一试,我们都会死在博洛的手中。”

于是,葛嫩娘趁博洛不备,偷偷地接近了他的营帐,将古籍中的线索告诉了他。她对博洛说:“将军,我知道一个神秘的宝藏所在地,那里埋藏着无尽的财富和珍宝。如果您愿意放我们一马,我们愿意带您前往宝藏地点,与您平分宝藏。”

博洛听了葛嫩娘的话,不免有些心动。他虽然狡猾残忍,但却贪婪无厌,对宝藏的欲望无穷无尽。他考虑了一番,终于决定跟着葛嫩娘前往寻找宝藏。他心想:“这些南蛮子反正也逃不掉,不如将他们利用到底。”

于是,博洛便率领着手下的清军士兵,跟着葛嫩娘一路前行。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山谷之中。山谷里有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长满了荆棘和杂草。博洛让士兵们警戒四周,然后便带着一些亲兵跟随葛嫩娘进入山洞。

山洞里阴暗潮湿,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息。葛嫩娘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时不时地提醒着博洛注意脚下的陷阱。博洛跟在葛嫩娘身后,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中了埋伏。

终于,他们来到了山洞的深处。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一行古文字:“入此门者,得福禄寿喜”。博洛看到这行字后,欣喜若狂,他用力推开石门,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石门后是一个宽敞的洞穴,洞穴中摆满了金碧辉煌的宝箱和珍宝。博洛看到眼前的一切,激动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宝箱,里面装满了金币和珠宝。他又打开其他宝箱,发现里面装着各种珍稀的文物和古董。博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欣喜若狂地喊道:“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然而,正当博洛沉浸在兴奋之中时,忽然脚下一滑,摔进了一个陷阱洞中。原来,山洞里的地面布满了陷阱洞口,而陷阱洞口处铺设着薄薄的木板。当博洛兴奋地打开宝箱时,木板承受不住重量纷纷碎裂了,导致博洛掉进了陷阱洞中。

陷阱洞中布满了锋利的刀刃和尖刺,博洛的身体被狠狠地扎穿,痛得他惨叫连连。清军士兵们听到博洛的惨叫声,纷纷赶来查看情况。他们看到博洛掉进了陷阱洞中,惊慌失措地想要将他救出来。

博洛立刻带着士兵返回军营,准备抓住葛嫩娘等人。然而,当他们回到军营时,却发现葛嫩娘等人已经不见了。博洛四处寻找,最终在山洞中找到了葛嫩娘等人。

在山洞的阴暗角落里,葛嫩娘、孙克咸与小美娘悄然埋伏,犹如山林中的猛兽,伺机而动。他们瞄准了前方的博洛与清军,决心以雷霆之势发动袭击。然而,清军人数众多,如狼似虎,葛嫩娘一方渐渐陷入劣势。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空气中弥漫着血与汗的气味。清军铁蹄下,小美娘的身影如柳絮般轻盈,她飞快地穿梭在敌阵中,每次闪现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然而,就在她即将突出重围之际,冷剑破空之声响彻山洞——博洛手起剑落,小美娘的身躯如断线风筝般倒下,鲜血染红了石壁。

这血腥的一幕,葛嫩娘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她眼中闪烁着愤怒与绝望,猛然咬断了自己的舌头,用满口的鲜血向博洛发出最后的诅咒。鲜血如注喷出,直取博洛面门,令他猝不及防。而在这时,葛嫩娘用尽全身力量,将血沫吐向博洛的面门。

博洛惊愕之下,手中的剑顺势刺出,洞穿葛嫩娘的脸膛。葛嫩娘的身体剧烈颤动,热血喷涌而出,宛如烈火般灼烧了整个山洞。

与此同时,孙克咸目睹了这残忍的一幕,心中的愤怒与悲痛难以言表。他猛地挣脱束缚,不顾一切地向博洛冲去。然而,他被一名清军士兵紧紧抱住,无法前进半步。他挣扎着,与那名士兵展开激烈的扭打。

就在生死悬殊之际,山洞中突然传来一声大喝:“住手!”众人惊讶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从暗处走出。他的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目光却如利剑般锐利。他走到博洛面前,沉声说道:“你这畜生!对待手无寸铁的百姓竟如此残忍!”。

博洛见到老者的出现,一时间愣住,随即喝道:“哪来的老道士?不想死就赶快滚!”。

然而老者却毫无惧色,他淡然一笑,口中振振有词,双手结出神秘印记。博洛察觉到不妙,正要拔剑砍向老者时,却发现自己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住,动弹不得。在古老的小镇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静静地站在月光下。他的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口中念念有词。博洛和他的士兵们惊恐地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僵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束缚。

老者轻轻收回手印,声音低沉而有力:“现在我可以饶你们一命,但你们必须承诺不再残害百姓。”士兵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遵守。老者满意地点点头,转身走向葛嫩娘和孙克咸。

他轻拂两人,那束缚他们的力量瞬间消失。葛嫩娘和孙克咸愣了一下,随后明白了老者的心意。他们感激涕零地向老者施礼:“多谢道长出手相救!”

老者微笑着摇摇头:“你们无需感谢我,这是你们自己的福报。”说完,他转身离去,只留下两人相视一笑,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当孙克咸说出那句“要杀要剐请随便”时,葛嫩娘心中的信念瞬间崩溃。她意识到,那个老道士只是自己在濒死之际的幻觉,她无力回天,也不愿再受清军的折磨。

她咬碎了舌头,用尽最后的力气向清军主将喷出满口的鲜血。清军主将猝不及防,被喷了个满脸血。他愤怒地拔出腰间的佩刀,狠狠地向葛嫩娘砍去。葛嫩娘的身体无力抵抗,倒在了血泊之中。她那双曾经灵动美丽的大眼睛看着孙克咸,嘴角带着一丝微笑,仿佛在告诉他,她并不害怕,只是遗憾不能再陪伴他。

孙克咸眼见如此惨状,内心的悲愤无法用言语表达。他狂呼道:“能与如此一位女英雄结缘,我死而无憾,嫩娘等我!”然而,清军将领博洛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一剑将孙克咸砍死在葛嫩娘身旁。

两人的鲜血混合在一起,像一道红色的河流,涌动着无尽的悲壮与凄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小镇上传唱开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传奇。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那片血迹斑斑的土地上时,似乎还能听到那首古老的歌谣,诉说着葛嫩娘和孙克咸的英勇与爱情。那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大地,如今已被深红染透,凄美又惊心动魄。葛嫩娘和孙克咸的壮丽牺牲,令清军将领博洛也感到了震撼。他那张通常毫无波澜的冷酷面容,此刻却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深知,这两个人的英勇献身并非终结,而更像是一个灿烂的开始。

他们的故事如同野火燎原,在人们中间传唱,深入人心。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言语,都如同一把火,燃烧在听众的灵魂深处。葛嫩娘与孙克咸的牺牲并非结束,而是新的篇章的开始,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后世树立了难以超越的标杆。

他们的牺牲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沉睡在人们心中的反抗之魂。那些曾畏惧不前的灵魂,此刻在两位英雄的感召下,开始集结,形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他们的信念与勇气如燎原之火,燃烧在每一个角落,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共鸣。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然而,清军的镇压手段也愈发残暴。他们展开大规模的逮捕与屠杀,试图以血与火来压制这股反抗的火焰。但他们的暴行只是让更多的人奋起反抗,如同滚石下山,无法阻挡。更多的人民加入到这场运动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宣告:真理与正义的光芒,永远不会被黑暗所掩盖。

葛嫩娘与孙克咸虽然离世已久,但他们的精神始终陪伴着那些为自由与正义而战的斗士们。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反抗者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每逢挫败与困境之时,那些英勇的斗士们都会仰望星空,回忆起葛嫩娘与孙克咸的牺牲,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在未来的岁月里,葛嫩娘与孙克咸的名字将被永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故事将传颂千秋万代,成为历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而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世子孙,为了自由、正义和真理不懈奋斗。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何等的悲壮!葛嫩娘的坚定气节令后世敬仰。人们以各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方式传颂着她的故事,表达对这位英勇女性的崇高赞颂。葛嫩娘与丈夫孙克咸这一对非凡的夫妻,在国破家亡之际,用生命见证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比起那些面对家国沦陷却选择卑躬屈膝、明哲保身的人,显得如此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