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谭意歌(下)(2 / 2)

在孙氏离去的阴影下,张正字的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每一个夜晚,他都被痛苦和自责紧紧纠缠,他的心如同破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找不到停靠的港湾。他曾以为,他将孤独一生,再无爱与被爱的可能。

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工作和文字上。笔下流淌的墨水,成为了他倾诉痛苦的出口,一篇篇佳作接连而出,被人们争相传颂,成为那个时代的璀璨星辰。然而,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笼罩大地,他仍然无法抑制对谭意歌的思念。

他的思绪常常飘回到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沉浸其中,却又带来无尽的痛楚。他记得谭意歌温柔的笑容,记得她轻盈的舞姿,记得他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刻。

他常常想,如果他没有离开,如果他能够一直陪伴在谭意歌身边,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可是,现实是无情的,他已经失去了她,而她也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在遥远的洞庭湖之南,信息的传递如同孤岛一般闭塞。那里,有一位曾任职于长沙的官员,被召回京城。在尚书省的大堂里,他偶然遇到了张正字。张正字向他询问了关于谭意歌的消息,那位官员一听,顿时愤怒地瞪大了眼睛,大声斥责道:“那冷血的张某人,怎么还有脸去见意歌?”

张正字听得一头雾水,忙问:“您为何这样说?”那位官员长叹一声,道:“自从张先生离开后,谭意歌就像消失了一样闭门不出。即使是对隔壁的邻居,也绝不露面。听说张先生已另娶她人,谭意歌的心更是像磐石一样坚定。她买了城边百亩田地,自给自足,家风严谨,从未听说过有任何非议。她亲自教导儿子,在我看来,即便是古代的贞女烈妇,也难以望其项背。如果让我见到张先生,我定会当面唾弃他。”张正字听后,羞愧难当。他的脸红到了耳根,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想起了曾经与谭意歌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候他们是多么的相爱,多么的幸福。可是他却为了自己的前途,抛弃了她,伤害了她。他知道,自己对不起谭意歌,对不起他们的儿子。

于是他邀请那位官员到酒肆共饮,说:“我就是张先生,您说得对,我承认。但是当时我的上级官员所逼,实在是无奈之举。”那位官员听后一愣:“原来你就是张先生。”两人聊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张正字回到家中,想起了与谭意歌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忘记过她,她一直在他的心中。他决定,要去找谭意歌,向她道歉,请求她的原谅。他不知道谭意歌是否会接受他,但他愿意一试。

后来,张正字去了长沙。在长沙的几日里,他常常换上便装在市集里闲逛,四处打听谭意歌的消息。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期待,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关于她的线索。

每当听到有人称赞谭意歌的品德,他就会竖起耳朵仔细听,仿佛这些话语能够带给他一些安慰和希望。他渴望听到更多关于谭意歌的事情,希望能够从这些人口中得到一些关于她的近况。

然而,他私下向谭意歌的邻居打听她的近况时,却被告知无人见过她。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担忧。他开始想象谭意歌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担心她是否安好。

他来到谭意歌的庭院前,看到庭院干净整洁,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哀伤。曾经,他和谭意歌一起在这个庭院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他们一起赏花、品茶、聊天,这里是他们的避风港,也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如今,谭意歌已经不在了,这个庭院也变得冷清起来。

张正字静静地站在庭院前,凝视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曾经和谭意歌一起度过的日子,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他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他再次回到那个时候,和谭意歌一起度过每一刻。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谭意歌不知道是否还住在这里。张正字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他必须要找到谭意歌,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此时,谭意歌恰好出门,一看见张正字,立刻关上门不再出来。张正字在门外恳求道:“我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了见你一面。你为何拒我于千里之外?难道是因为我以前对你不够好吗?”谭意歌回答:“你已有家室,我坚守节操,只希望保全我的名声。请你离开吧,不要毁了我的名声。”张正字说:“我的妻子已经过世了,以前的事,还请你不要放在心上。从人情世故来推论,你应该能理解我的苦衷。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我宁愿死在这里。”谭意歌说:“我从前那么喜欢你,轻易就相信了你,但你抛弃我也同样轻易。你快走吧,不要再让我难堪了。”

谭意歌站在门内,静静地听着张正字的恳求。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曾经伤害过她的男人。

张正字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意和忏悔,他似乎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谭意歌的内心已经被伤害得太深,她无法轻易地原谅他。她想起了自己曾经为他付出的一切,想起了他的无情和背叛。

“你的妻子已经过世了,这与我又有何干?”谭意歌冷冷地说道,“难道因为她死了,你就可以来找我吗?你把我当成了什么?”

张正字听到这句话,心中一痛。他知道,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谭意歌,她已经无法再信任他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继续说道:“意歌,我知道我曾经对不起你,但是我现在真的已经后悔了。我一直在想着你,一直在寻找你。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要求你的原谅,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证明给你看,我真的已经改变了。”

谭意歌的心中一动,她开始犹豫了。她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张正字的话,不知道该不该给他一个机会。她知道,自己还是爱着他的,但是她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你走吧,我不会再相信你了。”谭意歌说道,“你已经伤害了我太多次,我无法再相信你的话。你还是回去好好照顾你的家人吧,不要再来纠缠我了。”

张正字听到这句话,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挽回谭意歌的心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继续说道:“意歌,我知道我已经无法再改变你的心意了。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我爱你,我一直都爱着你。即使你不愿意接受我,我也不会怪你。我只希望你能够幸福,希望你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谭意歌听到张正字这句话,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悲伤。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听着张正字的话。她知道,他说的都是真心话。张正字的每一个字都如同刀割般刺痛着她的心,她深爱着的这个男人,原来一直都在为他们的未来而努力。

“如今,如果你还未对我心生厌弃,那么我恳请你邀请媒人前来,正式举行我们的大婚之礼。只有如此,我方能安心听从你的安排。若非如此,只怕你我此生再无相见之日。”谭意歌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谭意歌知道,她是认真的。

她又何尝不想和他相守终生,只是命运无常,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她不能自私地让他为了她而放弃一切,那样太残忍了。

言罢,谭意歌便静默不语,不再现身。她知道,自己的离去会让张正字伤心欲绝,但她别无选择。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张正字深知意歌的决心,于是便按照她的要求行事。他寻来媒人,依次完成了纳彩、问名等繁琐而庄重的婚娶礼节。一切准备妥当,只待佳期到来。

张正字对意歌的心意坚定不移,期待着他们的未来能够幸福美满。他知道,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他相信,最终他们一定能够在一起。他每天都在期待着婚礼的到来,期待着和意歌一起走向幸福的未来。

当婚礼的钟声敲响,张正字与谭意歌紧握彼此的手,一同踏上了返回京城的旅途。这一刻,他们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谭意歌,这个曾经出身贫寒的女子,如今已成为张家的当家主母,她的命运从此与张家紧密相连。

成为当家主母并非易事,谭意歌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初到张家,她便开始细心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务。她从厨艺的提升到府邸的修缮,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为了更好地招待宾客,她甚至亲自学习礼仪知识,努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礼法。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家族长辈和同辈对她的表现赞誉有加,她也因此深受大家的尊敬。

谭意歌深知,要想在张家立足,必须与亲族和睦相处。她始终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原则,无论是张家本族的长辈还是远方的亲戚,她都尽心尽力地给予恩惠。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整个家族的认可和尊重。家族内外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让谭意歌深感欣慰。

在张家,谭意歌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管家才能,还以她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张生的深情。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的爱情,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相濡以沫中日益深厚。

谭意歌与张正字的独子张圆,是夫妻两人倾注了无数心血培养的瑰宝。从稚嫩的孩童时期,张圆便在母亲谭意歌的影响下,立下了考取科举进士的宏伟志向。他深知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辛勤努力和坚定的信念,因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都坚守着书桌前的孤独,饱尝墨香与汗水的滋味。

每当夜幕降临,张圆的房间里就会亮起一盏昏黄的油灯。他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翻阅着一本本厚重的书籍。书中的文字像是跳动的音符,引领着他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时而皱眉思考,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张圆的成长过程中,谭意歌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她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儿子,鼓励他坚持下去。她为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他缝补衣物,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儿子诠释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而张正字则在学习上给予了张圆最严厉的教导。他每天都会检查张圆的学习进度,督促他不断进步。他会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让他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己。他也会在张圆遇到困难时,耐心地指导他,让他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张圆的学业突飞猛进。他的诗文水平日益提高,他的书法也越发精进。他的名字在邻里间传颂,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天才少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勤奋努力。他知道,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张圆在书桌前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的阅读而布满血丝,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的握笔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从未放弃,从未退缩。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终于,到了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张圆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踏上了前往考场的道路。他紧张地走进考场,面对着那张白纸,他的思绪如泉涌般涌现。他笔走龙蛇,将自己多年的积累和才华倾注在纸上。当他走出考场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科举放榜那天,张圆果然不负众望,高中进士。他的名字在榜单上闪闪发光,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谭意歌与张正字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中满是泪水。他们为儿子的成功感到骄傲,也为自己多年的付出感到欣慰。

光阴荏苒,数年的艰苦磨砺后,张圆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他成功地登科及第,为张家书写了辉煌的一页。母亲谭意歌也因此被朝廷册封为命妇,她的荣耀如同绚烂的烟花,点亮了整个家族的天空。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张正字与谭意歌已相濡以沫数十年。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越发浓郁,宛如一杯香醇的美酒。在这数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欢笑与泪水,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如今,他们的子孙满堂,家道昌盛,尽享天伦之乐。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品尝着美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夜空。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谭意歌始终是一位充满智慧与美德的女性。她以自己的温柔、善良和勤劳,为家庭带来了和谐与幸福。她总是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家庭中的矛盾与纷争。她的存在,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爱与温暖。

每当人们谈及谭意歌,都由衷地赞叹:“这位充满智慧与美德的谭意歌,真是一个有福之人啊!”她的故事如同美酒,越陈越香。她的奉献精神和智慧成为了邻里间传颂的佳话,成为教育子女的典范。她的一生都在为家庭、为社会倾注心血,她的贤德与智慧将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光芒万丈,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