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我这么说,诸位应该就懂了!(2 / 2)

一双双或是清澈,或是苍老的眼神,都紧紧盯着中央这位少年国士。

徐帆说到一半略微顿了顿,目光扫了一眼四周。

见到大家这么捧场,只能再侃两句。

他继续道,

“不过常规的地效飞行器,还是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流体力学外形设计。”

“而我的设计属于非常规,在引擎的喷口上做了环形空口,就是稍微有点类似于莫比乌斯环的那种造型。”

“这样能在有效的空间中把升力拉到最大!”

“我这么说,诸位应该就懂了!”

徐帆面带微笑,看向四周。

小林,小六等,一个个的表情都有些迷茫。

这说的究竟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见到大家的表情,徐帆心知可能大家太年轻了,对于这方面涉猎不足。

于是目光投向了旁边的刘教授。

“教授,可能大家还有些细枝末节不能理解,无法融会贯通,完事后您有时间就给大家再唠唠吧!”

刘教授嘴角抽搐两下。

一时竟无言以对。

有点挂不住脸。

别说小林他们,就算是他这个老师都是一脸懵逼!

前面两句还有点门道,后面的几句话就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他刚在想怎么把这个话说出口。

这时旁边的唐诗韵突然说道,

“小帆,你刚才说的环形空口,是直接应用到外涵道的扇叶上吗?”

徐帆眼睛一亮,点点头,甚至想给唐诗韵竖起大拇指。

“一语中的!”

“那东西对外涵道风扇的提升,有巨大作用,直接使得涵道比仅有0.1!”

“这也是他能带来如此惊人升力的原因!”

唐诗韵眼中闪烁着似懂非懂的光芒。

他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重点,但是只要稍微一深入思考,又会有更多源源不断的问号在脑海中产生。

小脑瓜子都要宕机了。

一旁的刘教授早就已经跟不上思路。

干脆选择了放弃,不是他不争气,实在是脑力不够。

还是等一切都结束,一点一点的抽丝剥茧研究吧。

想要凭借几句话,或者几个小时的讲座来弄懂这尊大家伙的核心原理,恐怕不是人类能办到的事情。

突然,刘教授想到了什么,目光猛的看向徐帆,

“徐院士,你和女娃子都过来了,现在谁在驾驶列车?”

“无人驾驶。”

“无无无人驾驶!!火车!!?”

刘教授猛的一惊。

一把扶住旁边的座位,老眼都瞪大了。

“地效飞行火车也能无人驾驶??”

“当然!”

徐帆解释道,

“大概就是基于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三位一体,进行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控制执行。”

“这个应该是没啥难度吧!”

刘教授,冷不丁的打了个哆嗦。

往后稍了稍。

没法聊下去了。

听听这像话吗?

火车能飞就算了,还是自动驾驶的!!

还有火车头变形的事儿,咱也不敢说,更不敢问!

不当人啊!!

徐帆掏出手机看了一眼。

“马上就要到目的地了,我去看看把火车停到哪,减速的时候大家记得抓稳扶好。”

“行,徐院士,你忙你的!”

徐帆和唐诗韵回到驾驶室,戴好全息头盔。

透过全息头盔上导航的显示再有两分钟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