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农村的日常太难了(2 / 2)

不用听,杜箬都能知道她在说什么。无非就是:现在你还能靠着父母过活,以后你自己成家了怎么办?干活这么慢婆家会怎么看你?难道你一天到晚就在屋里转了不成?

杜箬听着很无奈。

此时在妈妈的心中,她将来是要在这桃花村结婚生子的,将来也是要种地种田的。房子周围的那些柏树,就是在杜箬出生的时候种下的,是准备在她成年后给她修婚房的。

“还在那里呆立着干什么?真是越长大越没用了!还不快过来给我烧火!”

杜箬忙小跑过去,接过对她来说沉重的火剪,将柴火小心的放入灶孔内。只是,她还是太久没有烧火了,刚弄了一下,灶孔内的烟便大了起来。

这一下又引来何春华一阵骂,“你今天怎么回事,怎么什么也干不好?你放那么多柴进去做什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柴不要放太多,下面的灰也要漏一漏,要留下一定的空间,这样火才能烧得旺。”

要适当的空间,适当的空气,灶孔里的火才能烧得旺,这点杜箬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她二十多年没有烧过柴火了,就是把握不好什么才叫适当啊!

真心累。

好不容易火烧起来了,杜箬却有些心神不宁,她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把偷钱的事情说出来。现在的妈妈并不像后来那么迁就她,杜箬还是很怂的。

现在自己在家务小事上频频出错,这个时候说出来会不会火上浇油啊?要不要等饭吃了再说?

她还没下定决心,锅里的水开了。妈妈在喂猪,还没有灶台高的杜箬只能搭了个板凳,踩在凳子上将米下锅。

不要觉得这是件危险的事,也不要觉得妈妈骂她,让她做这些是对她不好虐待她。这在农村,至少在桃花村所在这片区域的农村,这是常规操作。

杜箬从五岁开始,就已经学着烧火做饭了。不同的是,别人家有几个孩子一起做这些活。在杜箬家,是杜箬一人全部都做。谁叫她们家只有她一个孩子呢?

这时候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很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杜箬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在这个年代,劳力就是生产力啊。

一边拉着风箱烧火,一边看着锅里。但其实杜箬的注意力都放在何春华身上……唉,到底什么时候说好呢?要不,再等等?

这一等,就等到了吃完饭。杜箬积极的和妈妈一起收拾了厨房,这才捧着自己在路上折的桑条,主动跪在何春华面前。

何春华诧异极了。

别看杜箬长得瘦小,又不爱说话,但性子却是十分倔强的。平时杜箬犯了错,何春华用桑条打得她身上紫红的血痕都一条一条的遍布全身,杜箬都死不认错不说,打得连何春华自己都心疼了,杜箬却是连眼泪都不会掉一滴的。

这样的杜箬,居然主动拿着桑条跪了下来,能不令人稀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