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尝挨打的滋味(2 / 2)

同样的道理,杜箬此时真的是痛得苦都哭不出来了。

“别打了。妈,我知道错了。”为了不挨多的冤枉打,她不得不咬牙挤出几个字。

说好的坦白从宽呢?大人果然都是骗子,难怪大多数小孩犯了错也不愿意对大人说实话。她这就是说了实话的下场啊。

当然,这不过是她疼痛难忍时,心里冒出来的怨言。以她成人的思维来看,这事最好还是告诉家长的,否则她就不会自己带桑条回来了。

“知道错了?那你给我说说,你错在哪里了?”何春华扔掉已经打得折断了的桑条。

见到桑条落地,杜箬才长长舒了口气,说话也利落多了。

“偷东西是不对的,我不该从家里偷钱。还有,还有钱是爸妈辛苦挣来的,我更不该偷。”

杜箬说着,看了眼妈妈的脸色,她还是打算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这时候的家长,孩子犯了错只知道打骂,最多也只像何春华这样教育几句。但是他们几乎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一开始,我弄坏了杜雪的头花,没有敢回来告诉你,是怕挨打。”

杜箬话音刚落,何春华盯着她冷笑,“打半天眼泪都不会掉一滴的人,你还怕挨打?”

杜箬知道自己以前的印象很难抹去,她低着头没有接话。幼年的她,确实是因为怕挨打没有及时告诉家长这件事。

小时候妈妈对她的教育极严格,拿东西要轻拿轻放,用完东西要放回原处……一系列小事都有严格的规矩,做错了不但要挨打,也要挨骂。挨打是身体上的折磨,挨妈妈那满口脏话的骂却是心理上的折磨。

所以,小时候杜箬犯了错,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说。她心里害怕,偏偏面上却是呆呆的,看起来并不怎么害怕,这就让妈妈更生气了。但是,其实若大人留心看她的眼睛,是能从她眼中看到巨大的恐惧的。

因为这种恐惧,弄坏了别人头花还要赔钱的事情杜箬根本就不敢回去说。而杜雪虽然是小孩子,但却也极敏感的抓住了她这一心理,因此才能成功威胁杜箬。

现在杜箬想来,若是当初弄坏头花后,她没有那种害怕,将事情告诉妈妈,也就只是一件不小心弄坏头花的小事,根本扯不到偷钱这种道德层面上来。

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只能想办法怎么收场了。

何春华看着她不说话,心里的怒气又上来了,“她们让你偷钱,你就那么听话,真从家里偷啊?那她们让你去杀人放火,难道你也要去?”

“我也不想从家里偷钱的。但是她们会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我要是回来晚了肯定要挨打,你肯定也要问原因,最后就可能要扯出弄坏头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