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你的文章本官也看过了,观点非常独特,当然在你身后有一个人在教你,本官没猜错的话,是之前蔡相的女儿吧,当初官家一上任就把她父亲放逐,她父亲死在上任路上,想必她也会对官家有怨。”
“这倒是没用,昭姬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非常的不感冒,她也知道她的父亲被流放也是罪有应得,并没有什么怨念。”
“这丫头倒是很听话,你问问她想不想找一个好人家,本官会禀报官家为她寻得一个好夫家。”
“这件事情我会去问昭姬的。”
“嗯,那就好,回到正题,这一次除了你之外,本官还发现有一个人的文章写的也非常不错,但是他的文章是主战派,主考官秦翁是主和派,那陆放翁就此遗憾落榜,而你,李星群,本官没有猜错的,是晴诗丫头教你这样写的吧?那么现在本官正式问你,关于主战和主和,这两个派别你是怎么看的?”
李星群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自己并没有听昭姬说过这刘沆是哪一派系的,万一没有说对,可能就会得罪死了对方,李星群思前考虑之后不表示态度:“刘太师,白身没有任何派系,如果硬要说,或许白身更偏向于主和派了。”
“小友不妨为本官详细说说。”
“刘太师您知道本朝太祖时期的陈抟老祖画的太极图吗?”
“在朝堂之上见过。”
“这太极图很巧妙,一阴一阳,二者相互冲突又相互结合,就像主战派和主和派。两者既有矛盾,又能相互结合。在学生看来,大启之前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谁要有本事,谁就能当皇帝,道德沦丧,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当朝大官家建立一个武德昭彰的朝代,这确实很有问题。如果没有太祖、太宗皇帝的一系列的措施,可能当朝官家继位的时候,就被有心人给篡位了,这也是为了内部的稳定,在学生看来,主和派和皇权是站到一条线上的。”
“哦?那你的意思是说,主战派是和官家站在对立面的。”
“并不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着北齐和西凉两个异族国家的存在,有他们在北方我们如鲠在喉,我们随时面临着被攻打的危险。说不定的就有可能不五胡乱华的后尘。所以打败这些异族,也确实很有必要。”
“你这小子倒是会说,你有没有想过掌握军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知道,这也是现在皇家所担心的事情,如果某一位将军在和西凉或是北齐交战中,不停地获胜,那么他就会在军队之中收获非常大的声望,一如现在天波府,在军队中有一段时间天波府的名声甚至比官家都要大,如果我是官家,这样的情况我也没办法去接受。”
“看不出来你还会站在官家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现在整个汴京城谁不知道以后学生是天子未来的宠臣,作为未来的宠臣,肯定要研究天子的想法了。”
“按照你的理论这样说,天波府就是天子的对手了?”
“当然不是了,试想一下,没有天波府几代人守护我们大启,说不得,我们大启早就被北齐给灭了,想一想如果北齐打进我们大启,如同当初晋朝的怀憨二帝一般,那岂不是很凄惨了。”李星群也很想说,徽、钦二帝,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宋朝。
“本官有些不懂小友的意思了,小友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学生认为主战还是主和取决于官家本身的态度,比如说天波府这个事情,他们杨家完全有可能成为郭子仪一般的家族,但是官家本身不放心杨家,所以天波府也就有心无力。”
“本官可以认为你这是在指责官家吗?”
“不,学生没有指责官家的意思,学生已经说了,这只是一个偏重点的问题,是偏重开疆扩土,还是守成之君罢了。一味的开疆扩土并不代表是好事情,最有名的莫过于秦皇汉武两人一个二世而亡,一个江山差点落于外人之手。反而汉文帝这样的守成之君,享誉千古。”李星群没有乱说,在这个时代,秦皇汉武就是标准的贬义词,就连热爱开疆扩土的李世民都对秦皇汉武没有任何好感,谁要在古代说君王是秦皇汉武,那是要被抄九族的大罪过的。
“而且有些时候并不是需要通过战斗的方式,来击败敌人的。”
“说来听听。”
“经济战,出自于《管子》之内的故事,现在我们大启不是也在利用这种方式在掠夺他们北齐的资源吗?”
“哦?本官确实有点看走眼了,有些小看小友了,那小友认为我们大启可以存在多少年?”
“应该不超过800年的时间。”
“为何而亡?”
“外地入侵。”
“为什么这样说?”
“政策的问题。”
“可以改吗?”
“学生认为很难。”
“本官知道你的意思了,小友你可知道司马家是如何篡夺曹魏的江山的?”
“学生当然知道,司马懿屡立下战功,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望,又通过不停的联姻,比如说司马昭的棋子就是王家的王元姬,是的司马家在政治上也成了世家之首。”
“现在的局面学生有一言以蔽之——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