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顾横波(中)(2 / 2)

月光下,龚鼎孳的影子在顾横波心中悄然生长。他的用心良苦,他的机智谋划,如同一部无声的交响乐,轻轻地在顾横波的心中奏响。他看出了顾横波的动摇,他知道,这是他赢得美人心的关键时刻。

龚鼎孳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那是一种决然的执着,一种深深的爱意。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施一计,让顾横波彻底放弃余怀,接受他的感情。

他深知顾横波是一个善良、有情有义的女子。她曾对余怀有深深的情愫,然而余怀的冷淡与不解,如同秋日的落叶,渐渐凋零了她的心。而他龚鼎孳,则如同春日的暖阳,逐渐在她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于是,龚鼎孳开始实施他的新计策。他找到余怀,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顾横波的感情,并表示自己已经得到了顾横波的默许,希望能够公平竞争。余怀听后心中不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出这场纠葛的情感纷争。龚鼎孳,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顾横波的倾慕之情如洪水猛兽,无法抑制。而顾横波,美丽如兰,一次偶然的机会,龚鼎孳欣赏到了顾横波所画的兰花,那是她的闲作。他对她的技艺赞不绝口,也被她所描绘的兰花深深吸引。

于是,他提出要为她画一幅肖像。顾横波欣然应允,她凭栏而立,清风吹拂着她的衣裳,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龚鼎孳调墨弄彩,用心勾勒,很快一幅生动的《佳人倚栏图》便跃然纸上。他情不自禁地题上一首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诗句中充满了对顾横波的怜爱之情,也流露出他内心的相求之意。

顾横波含羞不语,心中虽有万般柔情,却因为见惯了这般场景而不敢轻易相信这位陌生客人的许诺。龚鼎孳洞悉了她的心意,没有强求,只是默默地等待明日再来拜会。

在南京的那一个月里,龚鼎孳每天都会来到眉楼做客。他与顾横波一同游历金陵山水,领略那如画的景色;两人静坐楼中吟诗作画,情意融洽无比。然而,临走之前,他提出要带顾横波一同去北京赴任,她却犹豫了。她思索再三,终究没有同意,只是取下一只金钗做信物,约定等龚鼎孳再来南京时相会。

龚鼎孳离开后,顾横波的心中不禁生出丝丝牵挂,竟夜夜梦中与他相会。而之前与她交往的刘芳又想与她重温旧好,她却对此兴味索然,只将他当作一般的客人淡淡相待。

这年的中秋佳节,秦淮河畔的众姐妹相邀聚会赏月。大家围坐在眉楼院里的花亭中,饮酒弹唱,热闹非凡。酒醉之后,有人提议大家来做诗,做不出的罚酒,最佳的用桂花编成的花冠奖励。

轮到顾横波时,她斜视着院中开得正浓的菊花,轻启红唇,笑意盈盈地吟咏了一首《咏醉杨妃菊》:“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舞衣初着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她的诗作引起了众人的赞叹和掌声,她也因此赢得了桂冠奖励。在漫漫长夜里傲视着霜花,悬挂在窗畔的那一幕,恍若她倚靠在三郎的怀里沉醉。此刻,一顶桂花帽轻轻地戴在了她的头上,馥郁的香气弥漫开来。这桂花帽的香气,与她那首胜人一筹的诗篇相互辉映,让人惊叹不已。

顾横波能随口吟出这首诗,灵感却来自于龚鼎孳。那个曾经的日子,她转头看到院中醉杨妃菊时,那些与龚鼎孳共度的时光瞬间涌上心头,化为了一行行美丽的诗句。

龚鼎孳再次来到眉楼,是在中秋节后的短暂停留。尽管公务繁忙,他仍然抽空探望顾横波。他只在此处停留一天,却在临走前说服了顾横波,让她答应等待他回头时随他同往京城。

两年前,眉楼的一位年轻姐妹被杭州富商看中,成为了那位富商的妾室。她满怀喜悦和憧憬踏上了新的旅程,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她却憔悴地回到了眉楼,与当初离开时判若两人。

原来,她嫁到富商家后,受到了大夫人的刁难,被迫独居在郊外的一座别墅中。起初,她的丈夫还会时常探望她,确保她生活无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丈夫从苏州迎娶了新的美娇娘,将所有的关爱都转移到了新人身上。这位姐妹的生活日渐艰难,甚至连日常开支都无法保障,最终只能含恨返回眉楼。

这位姐妹的遭遇对顾横波触动颇深。龚鼎孳南下的一个月里,这个故事让顾横波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一月后,龚鼎孳回到眉楼,满怀热情地准备为顾横波赎身并娶她回京城。然而,顾横波却犹豫了,她觉得自己身份卑微,不配做官家之妇。

龚鼎孳对她的拒绝深感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倾尽全力去挽回她的心,温柔地抚慰她。最后,经过一番劝说和等待,顾横波答应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证明他对她的真心。

在这一年里,龚鼎孳对顾横波呵护备至,他用行动告诉她他对她的真心和坚定不移的决心。而顾横波也在这段时间里反思自己的心境和未来,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龚鼎孳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个故事继续展开,顾横波和龚鼎孳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纠葛。他们的命运如何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将如何发展?这个故事将会继续引人入胜地探索他们的命运和爱情之路。在流转的岁月中,一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这一年间,龚鼎孳与顾横波的通信如同穿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鱼雁,传递着深沉的情感与思恋。他笔下的文字,宛如海浪一般,温柔而坚定,一再恳求她能与他相见。

然而,顾横波的心中却充满了疑虑与挣扎。她并非不想与他相见,只是生活中的种种牵绊让她犹豫不决。然而,龚鼎孳并未因此对她失去耐心。每当约定的时间即将到来,他便如同飘洋过海的信使,踏上了前往南京的道路,满心期待着与她的相聚。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龚鼎孳再次出现在顾横波的面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认真与坚定,他一本正经地向她提出了求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真挚与热情,仿佛夏日的微风拂过麦田,带走了她心中的疑虑。

顾横波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知道,他的执着与真挚已经深深打动了她。她点头同意了他的求婚,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喜悦。

然后,龚鼎孳向顾横波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愿意陪伴她一生一世。他告诉她,余怀已经退出,希望她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情。顾横波听闻后心情复杂无比。她对余怀有着深深的情愫,然而龚鼎孳的真诚与深情也让她动摇。经过内心的挣扎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龚鼎孳的感情。

她的心中明白这个决定会让她置身于更复杂的风雨中。但她更深知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才能觅得真正的幸福。而龚鼎孳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她的选择并非错误。他们共同经历风雨、相互扶持,最终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们曾一同漫步在春风沉醉的夜晚,看灯火阑珊;也曾一起走过金陵的大街小巷、看过漫天的繁星;更曾在冬日的暖阳下共读诗书、一同品茶论道。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崇祯十四年的明媚春日里,南京城被喜悦与欢庆的氛围所笼罩。这一日,才情美貌兼具的顾横波,以徐善持之名,风光嫁入了龚家,成为了龚鼎孳的妾室。这场备受瞩目的婚礼,仿佛整个城市的庆典,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人潮涌动,万众瞩目。人们纷纷涌来,只为一睹这场盛大的婚礼。红绸如瀑布般流淌在街道上,红灯笼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喜悦与祝福。喜庆的锣鼓声、鞭炮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乐章,为这特别的日子增添了几分热闹与喜庆。

身穿红袍的龚鼎孳,面带幸福的微笑,牵着顾横波缓缓步入众人的视线。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顾横波,美丽如仙子,轻轻低着头,似乎在品味着这特殊时刻的万千思绪。

夜幕降临,洞房内红烛摇曳,暖色的光晕映照着龚鼎孳与徐善持的身影。龚鼎孳深情地凝视着徐善持,“善持,你今日美得如梦如幻。”他微笑着说道,“从今以后,我愿与你共度每一个春夏秋冬。”

徐善持羞涩地低下头,“妾身得夫君如此,实属三生有幸。”她的声音轻柔如风,满是幸福与感激。

龚鼎孳轻轻地拉过她的手,“善持,我知道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但我发誓会用我的一生来呵护你。我会为你撑起一片天,让你不再受任何委屈。”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满是承诺与守护。

徐善持抬起头,眼中泛起了泪光,“夫君,你的话让妾身心中倍感温暖。我愿意与你携手共度余生。”她的泪水滑落,却满含着幸福的微笑。

龚鼎孳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善持,从此刻起,我们便是夫妻。我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他的誓言真挚而坚定,仿佛为他们的未来封上了一层坚固的保障。

两人在红烛的映衬下,紧紧相拥。这一刻的甜蜜与幸福,消散了所有的过往云烟,只留下了彼此心中那份真挚的情感。从今以后,他们将共同谱写属于他们的美好篇章,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未来。

在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余怀离开了顾横波,他身着布衣,然而,他的家庭背景却并非寒门之家。他的家族从福建莆田黄石水南迁至南京,这个过程或许充满了艰辛与传奇,但他们的家业也因此日渐繁荣。

与顾横波分别后,余怀与他的妻子共同生活了十年,十年如一日,他对她宠爱有加。他们共同孕育了三个孩子,其中宾硕才智非凡,以诗文博学而着称于世。余怀的才华与智慧不仅体现在他对家庭的关爱,更在于他的人生抉择和追求。

在那个时代,他选择了游学南京国子监,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的诗文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才华与成就,使他与黄冈的杜茶村、江宁的白梦鼐齐名,他们并称为“余杜白”,成为了清初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吴梅村,明末清初江南文苑盟主,对余怀评价极高。他曾写《沁园春·赠南中余澹心》来赞誉余怀的文采风流,“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字里行间,皆是吴梅村对余怀的赞赏与肯定。

而当龚鼎孳评价余怀的词作时,也毫不吝啬地称赞他“惊才绝艳”。

就这样,余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才华,在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中独领风骚。他的故事和作品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