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军训练工作干的不错。”
桂东良笑道,“多谢大人,都是大人您教的好!”
万军点点头,“不过我军四个团的兵力还是太少,你的第三团暂由卢大勇接管,由你负责甄别俘虏,招募流民,再将我军的兵力进行扩大!”
众将都知道,这兵马一扩大,所有的各级指挥官都能再进一步,都高兴的望着桂东良。
桂东良领命坐下,万军又听赵勃元汇报了夏收征粮的情况,华夏军的后勤问题暂且告一段落。
不过富水关的情况不太乐观,从豫西赶来的饥民数量在与日俱增。
诸事安排完毕,众将按照万军的指令,各自匆忙离去。
万军正待离开,却看见堂中最末,有一人坐着不动,直直的看着自己。
万军瞧了瞧,“你是谁,怎么坐着不动,不知道时间紧急么?”
那人起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末将崔子义!”
万军愣了一下,他记得这个名字,一个狂悖的道士崔子义,只是以前一身书卷气的崔子义,如今白净的脸黑瘦了许多。
万军记得第一次遇到时,崔子义是个十足的狂士,古人好狂言者,要么是故意用狂言引明君注意的大才,要么就是用狂言让自己看起来像大才的庸才。
崔子义的狂气少了许多,整个人成熟内敛,多了些行伍英气。
万军点头道,“短短时间,你的变化很大啊,现在军中居什么职务?”
崔子义道,“来之前是新训第五营三连一排二队的队官,是这次作战因表现突出,特许的三名参会队官之一。”
万军笑道,“做的不错,你的战功可以直接升任连长,可要再加努力,军中重新整编,事情还有很多,你快去吧!”
崔子义却站立着不动,“子义这是来跟大人辞行的!”
万军好奇道,“辞行?为什么?”
崔子义叹了一口气,“我崔子义乃是求仙问道之人,岂是求虚名的俗人,一个连长而已,我怎么会放在心上。”
万军听了,走过去拉出两张椅子,让崔子义坐下。
“你细细说给我听。”
崔子义也不造作,大方的坐下讲述自己的故事。
崔子义自幼颇为聪慧,被云台山青峰观的吴真人收为弟子,得遇明师是求道之人最大的幸事,吴真人道法精湛,崔子义悟性甚高,一连十年崔子义跟着明师修习悟道。
可是世上只有王阳明龙场悟道,没有崔子义青峰悟道,这道越是急着去悟,却越是离得遥远。
有一天,吴真人三更时分唤来崔子义。
在云台山上,青峰观外,吴真人最后告诉崔子义,“潜心求道有十年,不觉大道在心间。何须小心灭人欲,清风明月皆是缘!你我师徒仙缘已尽,明日一早你就下山去吧!”
任凭崔子义怎么恳请,吴真人全部改口,只是又告诉崔子义,“修道之途无穷,你此去俗世间,要好生参悟道法,等你羽化登仙时,再与为师续这仙缘。”
崔子义心中难以平静,回家之后又十分厌倦俗世纷乱,索性外出游离,谁知误入房草山中,成了笑面虎山寨中的一员。
崔子义说罢,对万军道,“我看大人颇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本以为可以一展胸中韬略,所以久留了这么些时间,如今我们缘分尽了,也该离开了!”
万军听出来,心中暗暗明白,这崔子义道心之中,一点凡心未尽,笑了笑道,“其实我这些日子要你在军中历练,便是要你熟悉军中事务,好为我出谋划策。我第一次见你便知你绝非普通人。也罢!从今日起你跟着我,做我的参谋,若是你做不来,再走不迟。”
崔子义道,“谁说我做不来参谋,只要我崔子义想做,没有做不了的。”
万军道,“那你意下如何?”
崔子义听了,想了想道,“我乃修道之人,本无意什么俗务,大人既然一心为天下苍生,那我就留在你身边,为你出谋划策,也算为苍生做些功德!”
万军道,“不知崔道长有什么要教我的?”
话说到这个地步,不露些真才实学,就真成了骗子了。
崔子义沉吟一会儿道,“大人想要与胡人一争长短,气魄令人佩服,不过如今兵马规模不断扩大,再按往日山寨里一般,事事不分章法,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你细说说!”
“便如历来各路成事的英雄,建国是其次,开府立制才是最基本的东西。”
“开府立制?”
“比如说,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决策,名号上虽然缓称王,但是兵、工、民、刑各事却不能缓,把各部职权明立起来,统治万民,练强兵马,王事不过反掌之间。”
“若是只图名号,却不注重立制,那就是自取灭亡之道啊!”
崔子义的话与万军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两人在堂中细细研究,只到烛火将要烧尽,两人才敲定了开府立制的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