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儿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当官的喜讯告诉了老爹老娘后,立刻得到老娘的奖励,美的她偷偷地跑进屋里独自一人,尽情的享受着丰厚的奖励。
同样期待的目光转向徐根宝时,徐根宝只得边摇头边呲着牙向着老爹老娘憨厚的笑了笑。
可是,居然没挨骂!
竟然还得到了好吃的,比小妹洛儿的还多。
被老娘搂在怀里的徐根宝简直幸福的快要融化了,心里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继续上学,老师才开始正式开课了。
八十年代的国内教育远远滞后于二十一世纪。
别说小学,就连高考也才刚刚恢复了两年,课程设置异常的简单,无非就是数学、语文、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简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远远没有新世纪的教育精细化、趣味化,更别谈
什么五花八门的特长班、才艺班、补习班之类的了,更何况这个偏远山区了。
数学、语文课基本上就是填鸭式的的授课方式,老师上面机械的讲,下面学生边听边记,徐根宝简直无聊的总想着睡觉。
美术课也没有教材教具,也就是刘大脑袋,在早已开始泛白的破旧黑板上照猫画虎的画上几幅简易画,指导着让孩子们照着画,然后再留个作业啥的在课上完成,或者让孩子们自己画幅喜欢的话而已。
可怜的孩子们在麦秸秆浆造就的淡棕色的糙纸上饶有兴趣的涂鸦着,也不知是否能够真正的诞生出个画家呢!
这年月,谁可能关心这个!
音乐课在那个年代,大都是都是革命歌曲大连唱,要不也就是寥寥几首什么《娃哈哈》、《红领巾之歌》之类的传统儿童歌曲。
适合孩子唱的儿童歌曲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反正是老师会什么就教什么了。
乐器之类的就更别提了,什么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了,唯一的一把乐器——口琴,可惜没人会吹。
基本上都是班主任刘老师晃着他那肥硕的大脑袋,充满着情感唱着跑调的歌曲,孩子们也就跟着稀稀拉拉的哼唱。
体育课更是乏味至极,就是一帮孩子们乱跑。
顶多班主任刘老师来了兴致,让孩子们一起来个赛跑、跑圈儿啥的。
学校里连根最起码的跳绳、毽子、乒乓球啥的都没有,更别说什么足球、篮球、排球啥的了。
劳动课倒是很丰富,除了打扫教室、老师办公室、操场以外。刘老师还带领着孩子们上山挖草药、野菜、摘野果、砍柴之类的,只要是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任务后,孩子们就可以借故,在山上撒欢似的尽兴的玩耍了。
这些副课根本不是老师们获得成绩、绩效的考核依据,学校都不重视,老师们也就清闲了。
副课全随着老师的心情好坏了,高兴时上上,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不高兴时直接甩上一句话,随便玩。
更狠的,要么直接就安排成自习,或者补个课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