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之前种种,作为女婿李伟,自始至终对老丈人家这边是一句交待都没有!
这些事情,肯定也是让绣绣看在眼中,难过在心中。
所以在娘家的这两个月里,绣绣一点儿都没吵闹,但是她也再没有像从前少女时代那样,喜欢东家西家的去串门了。
而现在的绣绣,几乎全天候的都是待在后院出嫁之前的闺房里,每日以泪洗面,除了年夜饭和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她从屋里走出来,去了堂屋吃,其他时候都是待在自己屋里,饭菜送进屋吃的。
据曹八妹她们这些送饭的出来说,绣绣估计在屋里没少哭,几乎每次过去,都看到她的眼睛哭得红通通的。
鉴于以上种种,上回杨永仙出殡办丧事,老杨家经过一致决定,把接待宾客的场地都设在了杨华忠家的院子里,都没去杨永进那院子。
而真正论起亲疏远近关系来,杨永进跟杨永仙才是更亲近的,毕竟是同胞亲兄弟,对吧?
主要就是考虑到人多口杂,影响到绣绣休息。
而这趟,大志和小乔成亲,举办婚宴的场地,骆家经过仔细考虑,也决定避开绣绣那边。
办丧事是担心环境嘈杂不利于绣绣静养,但这办喜事的宴席摆过去借场地,环境嘈杂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喜事的意义和氛围,有可能会勾动起绣绣的记忆,关于她和李伟的那段在她看来很美好的回忆……
再对比现如今的现状,到时候触动了情绪,就不得了。
所以这趟,旁边的五房,孙家,杨华忠家,甚至再往大路前面去的大磨家,都被借用了场地来摆酒席的桌子椅子。
唯独避开了夹在中间的杨永进那院子。
懂的都懂。
对此,杨永进找到杨若晴,只能叹口气,“晴儿,这事儿对不住,没能提供场地帮助,哎1
杨若晴则非常体贴的说:“二哥千万别这么说,绣绣临盆日子就在这两天了,还是以静养为重。”
杨永进点点头,又说:“你二嫂也没能过来帮忙,她心里也很过意不去,叫我千万跟你这解释下。”
这次帮忙,老杨家那边的女眷,但凡能分担灶房活计的,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到齐了。
却唯独少了曹八妹。
这其中的缘由,懂的都懂,曹八妹要陪伴在绣绣的身边。
因为随着临盆日子的靠近,从未有过育儿经验的绣绣开始变得焦灼起来,情绪波动大,各种担忧,恐慌,期盼,紧张,激动,还有对李伟的期待和失望,全都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绣绣牢牢罩在其中。
杨永进和曹八妹担心绣绣会在这样的复杂情绪主宰下,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来。
所以,随着日期的临近,曹八妹几乎是吃住不离绣绣的身,包括骆家接儿媳妇这样的事,曹八妹都只能派遣绣红过来帮忙后厨。
“二哥,你回去跟我二嫂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眼下这阶段对你们小二房来说,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照顾好绣绣1
“只要他们母子平安,比什么都强1
至于李伟那边,杨若晴压根就不会去提那个名字。
那个名字,多提一个字都算她输!
没有时间跟杨永进那多说,今天骆家办喜事,她这个当婆婆的,当媳妇的,当闺女的,当娘的,她跟骆风棠两个,男主外,女主内,这可是忙到连轴转呢!
脚不沾地,腚儿一上昼只有在拜堂的时候才短暂的在凳子上坐了一下下,其他时候基本都是站着的,又或者在路上奔跑着的……
“二哥,我先忙去了,大磨哥家那边几桌的客人,就交给你了。”
杨永进连连点头,“好好好,交给我,你放心1
和杨永进暂时分道扬镳之后,杨若晴掉头就去了灶房查看情况。
最多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开席了,有些事她得再过去确定一下。
到了灶房,看到大家伙儿有条不紊的忙活着,各种菜香味儿弥漫交缠在空气中,让人一来,那食欲就给激发起来了,即便杨若晴早上就吃了两只大包子,喝了一杯豆浆,可到了这个点上,还是饿了。
但是今天就算是饿了,也得先撑着,办喜事最要紧。
不仅如此,她还找到小花问她:“给新人吃的桂圆莲子送去了嘛?”
小花含笑点头,“那必须得呀,早生贵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嘛,都送过去了。”
何莲儿也边忙活边抽空跟杨若晴这说:“刚我们几个还抽空去婚房跟新娘子那里讨了喜糕呢1
说到喜糕,好几个人都把头凑过来:“晴儿,这喜糕真好吃,甜而不腻,淡淡的米的香味儿,很柔软细腻,却又不掉渣,”
“你看,我踹口兜里这么久,外面红纸都剥掉了呢,连一点渣渣都没掉呢1
说话的人是赵柳儿,她掏出一块来给杨若晴看,还别说,果真如她说的那般,完好无损的,一点儿渣渣都没掉。
杨若晴含笑点头:“这喜糕是专门找人定制的,用的米有点讲究,所以口感和品质方面比其他那些市面上喜糕要好一些,也正常。”
有些话杨若晴没有说的太透彻,那就是,这种米糕,一条要抵其他米糕将近五条的价格。
你说,一分钱一分货,口感各方面能不更好一些么?
任何时候,都不要质疑钞能力。
“对了,孩子门呢?我刚打院子里过来,咋都没瞅见小孩子们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