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出海(2 / 2)

这也算为未来科学人才培训工业化人才积累开一个头。

虽然刘延拓非常期望能够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积累。

但是没有人才支撑,工业化最终也只能畸形发展。

要想全面实现,刘延拓必须要足够的人才支撑才行。

先开个头,再慢慢扩大。

有了人才,工业化还远吗。

最后便是军事学院了。

这军事学院是以护卫队为基础设立。

专门培养护卫队各级将官和军官的学院。

在招募组建护卫队之时,识字认字就是护卫队中每一个人必须要学习掌握的知识。

不仅是识字认字,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包括刘延拓从广州城内命人掏来的各种兵书战册,古今各种军事战例。

也都是护卫队和军官学院必学的内容。

刘延拓希望自己的军队不仅要有足够的战斗力,也要是一支有文化,有修养,有纪律的军队。

所以知识学习,兵法学习,战例学习,文学学习就是必须学习的科目。

可以说刘延拓的护卫队虽然只有五千人,就算加上新编入的三千水手,也只有八千人。

而核心战力如今还只是最早的那五百人。

但是刘延拓的护卫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组织最严密,军容风纪最佳的军队。

要是刘延拓所期望的武器到位。

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王者强军。

也只是早晚之事。

除去学院设立外。

另一件大事就是船厂被刘延拓拉了起来。

而且刘延拓给船厂下的任务并不是建造广船,福船,浙船这些船只。

这些船刘延拓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得到。

哪怕是沈家,和福建那边的一些造船厂也是有关联的。

给刘延拓弄来福船并不难。

所以刘延拓根本不想弄这些船型。

而是两型和大明各种船只完全不一样的船型。

第一种船则是刘延拓用来运输的船。

类似于后世荷兰人所设计的笛型船。

这种船最大的特点就是吃水线以上内倾,货仓大,甲板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荷兰人为了避免上税而设计的。

不过对于刘延拓来说,根本不需要这样。

刘延拓所设计的新式笛型船,船底采用平底设计,这倒是和中式帆船一致。

不过在船的前部削尖,如此便可减少水的阻力。

货仓级大,从下到上一共有四到六层货仓。

这根据吨位不同来定。

甲板后方一般有两层到四层的上层建筑。

这些也是根据吨位不同来定。

至于最核心的风帆,刘延拓采用了中式硬帆和西式软帆结合。

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硬帆能够接受多个方向的风力,适应性强,不过极限动力不如软帆,而软帆能有效利用单个方向的风力,可以比硬帆更有效利用海洋季风进行远洋航行。

各具特点,刘延拓一时也不知如何选择,干脆一起上试试。

在船只最前方采用三角帆,用于调整风向。

中间的三个主帆正中为软帆,两边为硬帆。

如此布局是因为中硬帆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

而软帆要分为横帆和纵帆,横帆面积比硬帆大得多,桅杆也更高,至于纵帆是逆风航行用的。

所以正因为软帆需要更大更高,就摆放在了中间。

如此就能更好的兼顾两种风帆的特点。

更好的适应各种海况的航行。

不过这种船和广船等一样,主要是商船。

而刘延拓要想众横大海。

就必须要设计一种战船。

刘延拓所设计的战船,自然是后世欧洲各国横行大洋的那种风帆战列舰了。

风帆和笛型船一样的布局。

不同的是船身。

货仓变成了左右对称的火炮甲板。

根据船型吨位不同,分为两层和三层炮甲板。

不过目前火炮是没有。

所以就算造出来也只能裸奔。

但刘延拓可不想太走弯路。

先造出来了再说。

反正有了矿产,开始系统炼钢后。

火炮是肯定要造的。

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延拓一声令下。

二十艏广船缓缓使出了码头向西。

向深海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