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www.douposhu.com,最快更新带着武器回大唐最新章节!
之前的粮价是五十文一斤,前年粮庄收的时候是以一百文一斤的高价收的,而现在呢,粮庄竟然把卖价提高到了四百文一斤!
这价钱,都可以买一斤浊酒了啊!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价格涨的也太离谱了!
你用一百文收的,卖一百五十文,够可以了吧?
瞬间涨了四倍,当别人傻不成?
老百姓拿钱当宝,怎么也舍不得用四百文一斤的价格买粮,就只能省吃俭用,可是存粮就那么多,饶是节省的撑过了春节,可是距离今年的新水稻生成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啊!
因为粮食短缺,所以老百姓买菜开始多了起来,打算用剩余不多的粮食多加些菜用以充饥,可是随着其他人也开始大批量买菜,连菜价都开始飙升起来!
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整个南方的物价因为粮价的上涨都跟着上浮起来,可是老百姓的收入不变,手里也就只有那么些存银,哪里活的下去?
于是乎,南方各地爆发了越来越多的流民潮,这些流民在当地没有足够的食物,开始从当地向周围的地方流窜,原来各地维护良好的秩序,因为这些流民的涌入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后来,每当这些流民经过一个城市,不仅会造成这里的财物损失,而且当地的许多无业人员也会加入流民潮,朝着下一个城市奔去……
慢慢的,这些流民已经形成了近千人的流民大军,一路南下,朝着金陵进发!
因为南方最大的几个粮庄都在金陵境内,他们觉得,之所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都是因为这几个粮庄随意涨价造成的,因此想要去这些粮庄讨要粮食,能要来最好,要不来嘛呵呵……
而这些流民所过之处,除了各地的官兵会稍做阻拦,防止闹事之外,其他百姓对他们竟很是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同样是几个粮庄的涨价行径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给他们点教训是必须的!
若不是还要守着家,好多老百姓怕是也想加入这些流民潮……
从粮庄涨价的时候开始,各地的知府曾经想过些办法,让粮庄降价可是粮食是人家的,人家说新粮食也不多,只能卖的贵点,若是嫌贵可以不买啊!
知府们也被说的哑口无言,毕竟人家都没犯法,他们总不至于强行闯进粮庄放粮吧?
这么拖着拖着,流民潮就以爆发式的速度爆发开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基本席卷了大半个南方,眼看再有个把月就能到达金陵,若是再不想办法的话,恐怕会发生大骚乱啊!
于是,各地知府连夜上书,希望唐帝能想些办法,或者派人去接管金陵,在流民潮到达的时候能跟他们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尽量把损失降到最小……
…………
唐帝看着从南方发来的一封封加急奏折,眉头皱的很深。
早上上朝的时候,他就在朝上问过所有的大臣,对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众官的建议无不是让金陵的几大粮庄把米价降到最低,让金陵关闭城门,不让流民潮进城,把粮价下降的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各回自己的老家!
但是唐帝对这个建议不满意。
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突然降价为时已晚,而且弊大于利!
首先,现在强制性的逼迫几大粮庄粮价,必定会造成这些庄主的不满。
要知道,大唐的粮食有八九成产自南方,而北方诸城吃的粮除了泰州供应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靠这几个粮庄通过水运送达北方诸地,维持北方的正常生计。
所以一旦这些粮庄主愤怒的话,那以后的粮不收了,不运了,到时候就不是现在的南方小骚乱,而成了大唐的巨大骚动了!
而且现在临时降价,那些流民不光不会念这些粮庄主的好,反而会觉得是因为他们的逼迫,这些人才降价的,会因此而更不满,到时候降价他们不但不领情,可能还会出现打砸抢的事故出现。
因此怎么来看,降价都不是个好主意。
问木太师的时候,他倒是说了一条,也得到了杨丞相的赞同。
他的意思是,现在的流民潮除了饥饿驱使,更多的则是因为觉得愤怒不满,矛头直指粮庄。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人能去谈判疏导,先把他们的愤怒消除,让他们体会到朝廷的良苦用心,到时候再放粮,避免骚乱最好。
这个主意也说进唐帝心里了,只不过后来又犯愁了,谁去呢?
唐帝在朝堂上问有没有哪个爱卿愿意毛遂自荐,很遗憾,没有一个人敢去。
失望的同时,唐帝又询问了一遍木太师可有合适的人选没有,木太师本来张了张嘴,但是想了一下又闭上了,赶紧摇了摇头。
杨丰见状,也是一个劲的摇头,说自己也没有青睐的人选,还得唐帝自己定夺。
于是,纠结的唐帝下了早朝,来到了御书房里,绞尽脑汁的想着该如何解决。
说实话,若是襄王还活着的话,他去南方最好不过。
作为皇子,他本身的说服力就很足,会让那些流民觉得朝廷很在乎他们,而且就以襄王的聪明和口才,做这种小事绰绰有余!
可是,襄王早已经不在了,想到这,唐帝心里还隐隐作痛。
除了襄王,太子去也名正言顺。
可不知道为什么,唐帝就是不想让太子去,除了觉得他能力达不到之外,更多的则是怕……
自从出了襄王的事情之后,唐帝就一直想把太子拴在他的身边,就那么看或者监视着,不让他再犯错……
正当唐帝在御书房发愁的时候,皇后到了。
皇后的身体已经恢复了许多,算是慢慢的从襄王遇刺的事情里走了出来……
进屋看到唐帝皱着眉头思索的严肃模样,皇后开口道:“陛下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哎,还不是那南方的事情!”
于是,唐帝又把那奏折里的南方流民之乱讲了一遍,最后说到了不知道该派谁去,又顺嘴说了句:“若是仪向还在的话该有多好!”
其实他刚才就这么想的,若是襄王在的话,让他去南方处理这棘手的事情……
但如果襄王真的还在的话,唐帝肯定也不会让他去,毕竟师出无名,哪有让个皇子出城平乱的?若真让他去,太子会怎么想,文武百官会怎么想?
到时候南方之乱平了,朝堂可该乱了……
因此唐帝现在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内心觉得对襄王怀有愧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