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贞观元年(2 / 2)

电影逍遥行 良辰z 1764 字 6个月前

真实情况无人得知,但根据史书一贯记载的方式,可想而知贞观二年的时候蝗灾有多厉害,逼得千古一帝都生吃蝗虫。叶涵这辈子最从军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怕有一天突然会饿死,饥饿的感觉叫他心有余悸。忘记在哪一本书上看到:人可以被杀死,被烧死,但绝不能饿死,对此他深有感触!

“,今晨府衙官爷发话,咱们这粮食不能再收了。”一个穿着长袍的五旬老者拘身对躺在躺椅上拿着玉圭的俊俏说道。

俊俏自然是叶涵,来大唐已经三个月。来的头一天花了一千贯买了一个身份,花了两万贯在紧靠着南市的永秦访购置一间三进的宅院。又去人市购置九名丫鬟仆役,请牙行买办帮着请了一名管家,牙行买办推荐一名曾经是隋时尚书府做过管事的何思泽。奈何这位管事不愿意,虽是亡国大臣家的管事也是读过子曰诗云的读书人会去做一个平头百姓家的管家。

不过叶涵一首《桃花仙》给却叫老何心甘情愿来府上当了管家。

叶涵问道收了多少?”

老何说道收了二十万石。城外庄子粮瓮已经摆满。家里没有酒令。府衙也不是无的放矢,要不是您舍得花钱钞,老何与几个官吏还算有些交情,府衙早就上门哩。”老何无声无息的给自身把他自个加了上去。

叶涵算了一下,唐时一石粮食大概是本源世界五十三公斤。二十万石听着很多,也就一千多吨。可是平摊到人头,还有几两?唐贞观元年到贞观二年人口从六百四十万户锐减至两百九十万户(唐朝时期一户算作5人)一场蝗灾天下汉人死了一大半,这事情叶涵来了就绝对不会再让它发生!

叶涵又问粮店收的如何?”

老何有些为难的说道长安洛阳等各地大城,粮商多为大族把持,我等乃是外来户,老何自作主张给出高于市价三成才收了一些,全在一起只有九十七家。”

叶涵站起来说道太少了,停止在洛阳收购粮食。老何,找些人,你不要出面,用高于市价一倍价格去收购粮店,有多少吃多少。”

老何大急,这!这是舍本逐末,老何知晓您多有钱钞,可是这般做会叫天下商贾对您群起而攻,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叶涵一怔,也是,破坏市场的人最是可恨。稍稍犹豫,唤丫鬟搬来一张木桌,准备文房四宝。没多久两个仆人在丫鬟带领下抬来桌子摆好文房四宝,丫鬟磨好墨,叶涵拿起狼毫当下手书。

老何见叶涵写文,还以为叶涵准备写诗,也不敢再说,唯恐打断诗兴,兴致勃勃站在一旁看着,谁料只是看了几行大吃一惊,等叶涵写了一半,老何这张嘴已经合不拢了。

叶涵重新换了一张宣纸又开始写起来,直到写完老何这张嘴就没有闭上过。

制盐,还是制作井盐矿盐的方法,这是圣人之道!大唐缺盐,不是没有盐,井盐矿盐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不会提炼,直接采集吃了是要死人的!其实华夏古代一直都缺盐,最主要盐中有芒硝等杂质,比较苦。曾经有一个汉字“盬”,就是专门称呼这种苦盐的。而就是这种苦盐价格也不低。最好的盐是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岩盐,咸度更高、杂质更少。但是距离遥远,产量极少,一般只供给皇室享用。介于岩盐和池盐之间的是海盐。晒盐法出现之前海盐产量不太高,加上距离中原也很远、价格昂贵,盐只作为奢侈品出现。

老何咽了口唾沫,提着胆子问道,您这几种制盐的法子真的管用?”

叶涵笑道自然管用,可还指着这几种法子换个闲散官职。”

老何一惊您不是!?”‘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桃花以诗言志早已说明叶涵心中想法,谁料到竟然听说叶涵要拿这制盐法去换取一个官身,岂不是有为初衷?

叶涵道本要是官,商贾就不敢群起而攻。尤其是,本有大把钱钞,只能在家穿一身绫罗绸缎实在没意思。”

“这——。”老何语滞。

“把这个递到天家那里。若不放心,大可照着这法子试过之后再递上去。至于这其中关节就靠老何你去打通了。”叶涵见老何有些怀疑补充道。

老何颤抖着接过那一叠宣纸,纸上漂亮的蝇头小楷,拿在手上却重若千斤。这是何等的信任!这般重要的竟然毫不犹豫交给他,您就不怕……。”

“老何的人品我还是信任的。”叶涵拿起玉圭拍拍老何肩膀笑道,随即朝门外走去。

老何朝着叶涵深深鞠躬,将宣纸塞在怀里双手紧捂。一言不苟的出了门,瞧这神情大有一言不合就要跟人拼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