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帝国首辅(2 / 2)

帝国争霸 闪烁 2275 字 5个月前

在他那个时代,还有廉旭升与李云翔,而且廉旭升捷足先登,轮到白止战,他都80多岁了。

可见,力保周涌涛,就是因为周涌涛小了20多岁。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只有出一位首辅,帝国海军才能改变受陆军牵制,处处听从陆军调遣的命运。

至于白止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周涌涛是再清楚不过。

没错,跟波伊战争有关。

在这场改变全球格局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帝国海军可以说尽职尽责,巅峰时期投入的参战兵力,占到了总兵力的七成。新历134年6月,只是部署在波沙湾与穆阿海的航母就多达22艘。

海军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沉重,仅舰载机就损失了上千架。

可是,在战后,帝国高层与民众,竟然把战败原因归到海军身上,而白止战也因此愤然辞职。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舆论宣传上让海军背锅,主要是为了维护皇室威严,即最后一任前线总司令是官拜陆军大将的帝国皇太子,但是白止战坚持认为,这其实是在逼迫海军就范。

简单的说,就是逼迫海军大幅度削减舰队规模。

在波伊战争结束后,帝国海军的舰队规模依然超过1000艘,其中6成是在上次大战中建造与设计的老式战舰。

只是维持这些战舰,就占用了将近3成的军费。

要命的是,白止战与李铭博都反对以缩小舰队规模的方式来降低开支,一直在努力保持舰队规模。

用新式战舰一比一的替换即将退役的老式战舰!?

对战后的帝国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重担。

果真如此,陆军与空军,还有陆战队,都得饿肚皮!

波伊战争结束后的5年之内,包括12艘“行省”级大新航母在内的,近600艘在二战中建造的战舰相继退役。

关键,并没有建造替补战舰。

结果就是,到李铭博担任海军总司令后期,航母数量由波伊战争爆发前的37艘锐减到了15艘,而且在大战之后建造大型航母仅有7艘,10万吨级超级航母的首舰当时还在建造当中。

在新历141年,跌到谷底的时候,帝国海军的在编战舰仅383艘!

这个数量,比维持全球霸权需要的545艘足足少了30%。

此外,帝国论议两院还通过了一项看上去是在维护海军利益,实质上却是在限制海军规模的法案。

把航母的数量限定为15艘!

也就是说,只有在爆发全面战争,废除该法案的情况下,帝国海军才有权采购第16艘航母。

不然,每服役一艘新航母就得退役一艘旧航母。

为了此事,白止战还以身体抱恙为由,没有出席当今圣上的登基典礼。

不要忘了,他是小长公主的丈夫,帝国的驸马,按照民间的亲缘关系,他是当今圣上的姑父。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希望海军能诞生一位帝国首辅。

显然,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周涌涛。

只是,周涌涛同样清楚,白止战的一些观点已经过时了,或者说显得过于偏颇。

限制海军规模,其实是必然之举。

此外,获益的不是陆军,是空军。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陆军与海军,加强在空军上的投入,可以说是大战结束后军事变革的主旋律。

虽然海军没有,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决定战争的胜负与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是空军。

是具有全球打击能力的战略空军!

其实,白止战同样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最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是,在大战结束那年,担任帝国海军总司令的白止战就批准了“帝国”级超级航母的建造工作。

几个月后,“帝国”号就在浦州开工。

与之前的航母相比,“帝国”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取消了包括舰岛在内,一切有碍飞机起降的突出物体。

就连烟囱,都设计成向侧下方弯曲的样式。

搞得这么极端,就为了一个目的。

搭载作战半径超过2千千米,能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从而让舰载航空兵拥有强大的战略打击能力。

可见,白止战同样清楚,未来以战略打击为主。

可惜的是,“帝国”号开工不到一年,就因为军事调整被迫下马。

当时,以卫军为首的一帮海军将领还以辞职相威胁,要求继续建造“帝国”号,而最终适得其反。

其实,也不能说是没有结果。

在卫军等十几名功勋卓著的海军将领愤慨辞职之后,帝国当局做出了让步,在几年之后批准“陈炳勋”级,也就是战后第一种大型航母的建造申请,而且建造数量比海军希望获得的还要多2艘。

“陈炳勋”级的标准排水量高达64000吨,而“帝国”号才60000吨。

只是,为了迎合论议两院负责拨款的大佬,也为了避免遭到空军掣肘,“陈炳勋”级采用了传统舰型。

至于白止战坚持的战略打击,在喷气时代,特别是加油机诞生后,已经不再是重型轰炸机的专属能力。

此外,卫军等海军将领集体退役,也等于把周涌涛顶了上去。

不要忘了,在整个大战期间,周涌涛一直担任参谋。

虽然他始终追随白止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知名度上,显然无法跟一直担任指挥官的卫军相比。

再说,论资历,周涌涛也比卫军差了一截。

卫军不退,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周涌涛来为海军出头。

当然,周涌涛没有让白止战失望。

在住进首辅官邸之后不到一个月,周涌涛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件大事。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平定斯里兰卡的叛乱。

此后几年,在周涌涛统帅下,帝国逐渐走出波伊战争失败的阴影,而且借科技大爆炸发起新一轮军事变革。

要说的话,推动军事变革一直是周涌涛的头号使命。

其实,也只有他能做到。

道理也很简单,海军是典型的高技术军种,海军将领对新兴科技更加敏感,也更愿意为技术装备提供支持。

推动本轮军事变革的就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电子技术!

按照国防部的评估,这一轮军事变革的意义不再机械化革命之下,肯定会彻底改变战争面貌!

对此,周涌涛并没有怀疑过。

当然,如果5年前知道,将在任期内迎来二战之后最严峻的挑战,甚至有可能亲手点燃三战的导火索,不是说会做另外一种选择,而是在上任之后立即推动军事变革,并且同步调整帝国的基本战略。

早5年做准备,至少不会像当然这样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