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画饼充饥(2 / 2)

帝国争霸 闪烁 2236 字 5个月前

就杰克逊所知,陆军主力部队已经去了西大陆,而且肯定会在今后几个月之内把主战装备送过去。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国防部对援助梵罗国的事情含糊其辞的主要原因。

随后,由国防部发来的最新指示,再次证明了杰克逊的猜测。

继续等待,针对南方次大陆的基本战略暂时不做调整或变动,而军事顾问团的首要任务是稳住德城的局势。

随后,五角大楼发来了一份战略计划。

杰克逊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去了总理府。

这份计划跟梵罗国没有直接关系,意义却非同凡响。

灰宫已经批准了在奥洲推进与事实反抗行动的方案,还责成海军全权负责,预计最快能在3个月,最晚在半年之内实施,而且海军将安排舰队策应,确保奥洲原住民发起的反抗行动能大获成功。

按照国防部提供的资料,已有500万原住民响应了号召,其中50万愿意拿起武器跟当权者战斗。

不过,这些数字肯定有水分,只是到底有多大,恐怕没人说得准。

毫无疑问,这是一针分量十足的鸡血!

迪迦拉表现得非常亢奋,仿佛奥洲已经重新回到了原住民的手里,或者说原住民的反抗行动一定就能大获成功。

杰克逊很清楚,迪迦拉是故意表现得像个白痴,他早已识破灰宫的小把戏。

奥洲原住民武装反抗新移民?

先不说如何武装原住民,哪怕有足够多的武器,把原住民武装了起来,也肯定不是奥洲国防军的对手。

何况,原住民未必就会响应纽兰共和国的号召。

即便是货真价实的蠢货,恐怕也不会在明知会失败的情况下,替他人火中取栗。

何况,纽兰当局开出的是一张根本没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最后两年,以及战后十多年,在梁夏帝国的主导下,上千万新移民涌入了奥洲,占据了大片土地,控制了大量资源,但是对原本就生活在这里的老移民来说,新移民所造成的影响,其实是利大于弊,或者说老移民也是战后大发展的获益者。

道理也很简单:奥洲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人口不足,所以奥洲空有广袤的国土与丰富的资源,发展了一百多年,都只是一个超级乡村。

至于社会地位,反到是个小问题。

不要忘了,奥国也是战败国。

在战败的时候,奥洲的老移民就知道,他们的命运掌握在战胜国手里,基本人权能够得到保证就很不错了。

国家的主导权?

显然,那是统治阶层的事情,跟平民没有多少关系。

可实际上,奥洲老移民在战后获得的,不止是基本人权。

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奥洲的社会秩序就恢复了正常,当局对新老移民一视同仁,老移民并没受到歧视。

关键还有,战后的飞速发展,上千万老移民也享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好处。

要说的话,在以梁夏帝国为绝对核心的东方集团里,奥国凭借丰富的资源,一直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拿人均收入来说,奥国超过了梁夏帝国,为东方集团平均值的三倍,是五个最贫穷成员国的20倍。即便是跟西方国家比,奥国的人均收入也非常高,那可不是一般的富裕,简直是富得流油。

日子过得这么舒服,有什么理由造反?

不可否认,奥国肯定有贫民,而且是以老移民为主。

可问题是,这些对当局不满的贫民并不多,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很难获得其他老移民的支持与同情。

正是如此,纽兰共和国的策反工作搞了几十年,一直都收效甚微。

指望通过原住民来夺取奥洲,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然,在拿到这份计划书的时候,杰克逊就意识到,华城当局已经抛弃了扶不上墙的梵罗国。

梵罗国最后的价值,就只是再坚持几个月。

依托3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以及10亿人口,哪怕所有梵军都一触即溃,也肯定能坚持几个月。

当然,肯定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不然的话,杰克逊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去找到迪迦拉,让迪迦拉相信纽兰共和国并没有放弃梵罗国。

至于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杰克逊心里没底。

准确的说,他也是无可奈何。

正是如此,在回到驻地之后,杰克逊就联系了远在乌代布尔的汤普森,让这个很有些想法的少校军官立即返回德城。

随后,杰克逊由给华城的国防部发了一封电报。

不是询问指示,而是第三次提交辞呈,其实是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做为现役军人,而且现在是战争时期,杰克逊没有资格辞职。

这次,杰克逊明确提到,汤普森少校有足够的能力负责顾问团的工作,而且更加擅长跟梵军高级将领沟通。

此外就是,他希望到一个更能发挥其个人价值的地方去,比如西大陆。

如果华城当局打算在西大陆有所作为,尤其是派遣陆军参战,就需要像杰克逊这样的高级军官去前线带兵。

虽然去前线作战的危险更大,但是总比跟一群心怀鬼胎的政客虚与委蛇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