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貌合神离(2 / 2)

再瞅一瞅另一侧自己的左屯卫大营,除去大营门口站岗当值两个卫兵还算站得笔直之外,空荡荡的校场上并无一人在操练,此时刚刚未末申初,后排的营房当中已经升起炊烟,伙房在准备晚饭了……

两个军营毗邻,看着完全不同的景象气势,柴哲威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最起码在未来的一年之内,两支军队将成为整个关中较量的中心,毕竟一方代表着太子的班底,另一方则更加靠近关陇贵族,成为晋王的拥趸。

可是看看双方实力的对比,万一当真某一日引发了冲突,麾下的左屯卫被人家摁在地上狠揍,自己岂不是颜面扫地?

颜面扫地也就罢了,若是因此使得晋王一系落入下风,不得不损失太多的利益,那自己还如何在晋王面前挺起腰杆,谈什么从龙之功,说什么权倾朝野、振兴门楣?

可是若强行加强左屯卫的操练,所收到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不将那些个混日子的纨绔子弟剔除出去,是见不到效果的。

然而若是因此得罪了一大批勋臣贵戚,又值得么?

柴哲威面色阴沉,心里纠结,径直调转马头,风驰电掣一般驶入左屯卫的军营。

*****

平壤城。

春日已至,微风送暖,但第一场春雨却迟迟不来,田野干旱、河道干涸,不少河流已经水位骤降,露出河床。

整座城都陷入一种恐慌之中。

大唐陈兵边境,磨刀霍霍已经两年,去岁因为大唐皇帝忽染疾病导致东征不得不中止,导致百万大军滞留辽东,靡费无数钱粮。今年如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次终止东征,百万唐军必定如狼似虎一般蜂拥而来。

高句丽依靠什么抵御百万唐军?即便是最无知的高句丽百姓,也知道仅凭高句丽区区十余万兵马不过是杯水车薪,当真野战遭遇,无异于螳臂挡车,顷刻间就会被唐军碾为齑粉,城池攻破、山寨陷落,整个高句丽国境几个月之内就将被唐军一鼓荡平。

当年前隋数十万大军数度东征,高句丽依靠的便是坚壁清野的战略,步步后退渐渐紧缩,将隋军的补给线无限度的拉长,最后凭借战略纵深拖垮了强大的隋军。

如今形势几乎并无变化,唐军依旧呈现碾压之势,高句丽毫无反击之力,只能固守山城,步步为营。

最重要的一条防线,便是自荣留王十四年春开始修建的东起扶余城、西南至大海的长城,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堡垒,抵御唐军的进攻。而在这道长城之外,更是依托辽东纵横交错的河流形成天然屏障,使得唐军的骑兵难以发挥机动优势,不得不陷入与高句丽军队苦战的境地。

每年春夏之季,辽东降水丰沛,遍布各地纵横交错的河流普遍涨水,许多平素无人生活的地区因此成为河水弥漫的沼泽,可严重阻碍唐军的行进。辽东地广人稀,道路更是简陋稀少,雨水之后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无法承受大军行进所造成的踩踏,进一步造成唐军行进速度以及粮秣辎重的供给。

而到了初冬,严寒降临,一场北风之后便是鹅毛大雪,这更会对唐军的战力和士气造成严重打击。

辽东之地得上天之眷顾,当年就是依靠着天时地利人和,这才击败了强盛的隋军,无数隋军将士战死、冻死、饿死在辽东,尸体被高句丽人筑成京观,炫耀其击败强大帝国的盖世武功。

然而今年入春以来滴雨未下,所有的河流都水位陡降,原本奔涌滔滔的辽水更是只余下数丈宽的河面,唐军只需假设浮桥,便可顺利渡过天堑。

这岂能不令高句丽上下尽皆慌乱?

闻听长安城内的大唐皇帝已经在筹备东征之前的祭天大典,如无意外,战争将会在大唐皇帝御驾亲征抵达柳城之后爆发,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权臣渊盖苏文赶紧召集群臣,商议高句丽必须调整战略部署,不能将过多的希望寄托在江河暴涨的天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