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半导体产业乱象(2 / 2)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1856 字 5个月前

怎么叫人嫉妒?

怎不叫人眼红?

最可惜的是原来称霸半导体业的日资厂商,纷纷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

随着半导体产业逐渐东移,日企纷纷败退,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听到的几乎都是日资半导体企业的败退消息。

1995年,富士通从DRAM事业中退出,1998年,东芝也从DRAM事业中撤退,1999年,NEC将发生赤字的半导体部门分离了出去,2001年,富士通将一直赤字的LSI事业剥离了出去,2004年,东芝把最后的闪存业务卖给了大西洋晶科,彻底退出了半导体制造业。

能接着干的企业,也只能报团取暖。

在DRAM业务方面,1998年成立了ELPIDA公司,主要由NEC和日立的相关部门组合在一起,2000年,亏损严重的三菱电机加入了进来。

在系统LSI事业方面,2000年日立与三菱电机组建了RENESAS(瑞萨)公司,不久后NEC的相关部门加入了进来。

在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半导体,停止科技研发就等于束缚住手脚自寻死路,可惜这些弱弱联合企业的情况都很烂,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ELPIDA一直都在亏损,脸憋得通红死撑着。

这两年形势好,别人生产DRMA内存芯片赚得盆满钵满,可日资厂商尔必达依然活的不容易,靠着政府不断输血勉强吊着最后一口气。

因为这些年来,日资厂商在严重亏损的境况下,科技研发几乎荒废了,先进制程工艺也整整落后了三代。

生产成本畸高,人力成本也畸高,偏偏技术落后生产工艺也落后,怎么可能赚的到钱。

在自由经济市场中没有国家调控,完全靠市场竞争这只无形的大手拨乱反正。

赢家通吃,输家认赔出局。

资本是趋利的,在日美等资本的支持之下,尤其是2005年底到2006年初,韩半岛和宝岛上马的电子半导体企业项目多达20多家,总投资700多亿美金,呈现出大干快上的一片热潮。

这其中,跳的最高的是三星电子,自2005年先后投产了三家八英寸晶圆厂之后,2006年初,斥资250亿美金打造两座十二英寸晶圆厂,预计将于年底投产。

这些林林种种新上的项目,极大地增强了世界芯片市场的供应量,导致原本稳定的价格出现小幅下降。

张汝鲸先生正是去汇报当前的国际市场乱象,董铭珠听得兴致勃勃,追问了一句:

“老张,如果不违反保密规定的话,能不能告诉我董事长是咋说的?”

“董小姐说笑了,你也是咱们财团的核心层,按道理在一些高秘级内部通报中也能看到,告诉你也不算违反规定,更何况,你的黄河科技集团与我们半导体业务紧密联动,按规定是有权知道的。”

“那我洗耳恭听。”

“呵呵,董事长的意思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悉听尊便。”

“哦……”

这愈发引起了董明珠的兴趣,眼神眨也不眨盯着张汝鲸,说道:“你就别藏了,痛痛快快的说出来吧。”

“好吧!”

张汝鲸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将计划说了出来,财团将再次大手笔投资三家12英寸晶圆厂,预计总投资330亿美金。

在此基础上,陆续对原有技术落后的八英寸晶圆厂进行改造,涉及17家8英寸晶圆厂,总投资百亿规模。

这些投资都由膘肥体壮的三驾马车承担,准备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洗牌前的动作。

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财团已经大面积投产40纳米先进制程工艺,28纳米制程工艺将于2006年中投入试制,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两至三代。

目前暂时维持高额利润局面,为以后的困难日子积蓄粮草,准备进行反周期操作。

一旦三驾马车发力,手握着先进制程工艺和业界最丰富的生产经验,最低的生产成本与人工成本,迸发出的竞争力将无与伦比。

也就是说,反周期操作将会再次血洗市场。

这就是董事长说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悉听尊便。

至于具体发动的时机,香港观风云经研中心结合世界半导体产业供求关系和发展前瞻,判断应该在2007年的某个时间段,偏向于上半年。

对于三驾马车来说,差不多还有一年的时间狂捞一票。

对于三星电子来说就悲剧了,总投资达250亿美金的12英寸晶圆项目刚刚通过试生产,达到满产状态,产品就会遭遇到市场断崖一样的价格暴跌。

呵呵呵,那样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最关键的是,根据大西洋晶科丰富的生产经验,芯片产品进入90纳米先进制程工艺之后,对于先进光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

世界市场上,只有荷兰阿斯麦公司生产的超紫外光刻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其他厂商生产的全都无法满足苛刻的尖端精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