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故事后续(2 / 2)

我只是夫子 吴启冥 3259 字 7个月前

孟海这下是彻底的无语了。

这才几日没见,难不成这些人改卷子都改的发疯了?

还是马高义够意思。

他从不远处堆的和废纸楼一样的箱子里翻出来了几张卷子,递给了孟海。

这是第二场测论的卷子。

孟海满怀狐疑的看向卷子当中的内容。

这道题是最后一问关于海宣司的。

就见卷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孟海目光锁定在了第一句:

海宣司,乃我大秦海防一线,此为我大秦海面边境重中之重。

孟海再往下看,就明白于文墨为什么要叫他船长了。

因为此人后文所写,要想换取大秦海防安定,那就要主动出击。先征服距离较近的小国,然后再逐渐的扩大自己实力。

也就是从十几艘小船,一边打一边扩充自己的力量,最后扩充至百人船队。

而这船队的老大自然就是船长。

“船长一人,一声令一下,而后令数百船队,剑之所指,船对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是原话。

孟海有些好笑的看着此人的作答,又看了看马高义递过来的第二份卷子,上面所写的是如何以盐治国,接着就是他这个盐长应该怎么做……

孟海看着这些作答,越看越想笑。

“几位大人已经将卷子改完了?”

孟海看完试卷之后,也渐渐的将话题转回到了正题上。

毕竟于文墨这些人可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他叫来,既然把他叫了过来,那肯定是有重要的事,而且这件事还非要他参与不可。

于文墨点了点头,他用手指了指不远处放在一处高架上的三张卷轴,笑着说道。

“伯爷是个大闲人,这就苦了老夫几人连夜批改试卷,今日早间的时候已经将近视的视员名单写在了这张红榜上,明日早间就要将红榜贴出,以示天下。在这期间,无论是主考官还是副考官,都需到场。”

孟海长长的“哦”了一声。

站在一旁的贺显向前踏出两步,行了一礼,开始解释,明天贴红榜的一应流程。

孟海是知道明天贴红榜的那件事他是躲不过去的,考试成绩出来将榜单贴在礼部贡院的大门口,那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副考官的孟海没能到场,不免会引来不少人的猜测。

一个副考官没到场,里面会不会有黑幕?是不是几个考官私下商量了某个协议,但是其中一个副考官宁死不从所以今天才没到场?

所以,按照大秦的传统,这竟是名单出来,红榜需要六个考官同时在场才行。

孟海询问:“明日贴红榜,具体什么时候?”

说话的是礼部左侍郎萧云:“明日午时,那个时间段陛下的早朝也已经开完,只不过诸位可能要提早半个时辰来到礼部贡院,毕竟明天我们几个还得要提前到场商量一下具体的细节。”

“后日未时,我等还要将今科进士带入皇宫之中参加殿试。明日事先带诸多进士参观皇宫,熟悉一下具体流程,后日才是正式开始开始之时。”

孟海听着萧云说的这些,又感觉脑瓜子有些疼了。

虽然萧云只说了两段话,但孟海却看见了之后两天自己所要处理的各种细小麻烦事。

这好不容易才过上两天,自由舒心的日子,结果这好日子这么快就到头了!

孟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明日午时。

也就是十一点。

那个时间点他还要给瀚海学堂的学生们讲课,而且从瀚海学堂赶到礼部贡院中间还要一段时间,他还得提早一段时间出发。

这得要想想明日的课程该当如何。

后天是未时,也就是一点钟,后天倒是有时间。

孟海正在这里思索着这些,忽然记起来了,萧云之前说的话,红榜?

“对了,那些中进士的名单,我能看看吗?毕竟咱也是个副考官,得要先知道一下那些考生谁中了进士。”

于文墨笑着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红榜,示意自己过去看。

其他人自然无法看红榜,毕竟这是一件大事。

但是作为考官之一的孟海,那就没事了。

大秦的科考制度与前世古代的差不多,但是也是有差异的。

钱是古代大多数的科举,都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在大秦官方认可的也是这三级,只不过实际操作起来,这中间还有许多细小的划分。

由于大秦有许多的郡,也有许多的县,甚至每个县下面都有许多的村。

所以,大秦实际科考都是由每个村你先选举出一批有才学的人,与县里有才学的人同时考试,每个县再将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选举出来在郡首府考试。

成绩优异的,这才送入京城参加科考。

也就是会试。

会试,也就是各大军县送来的人才在京城科考的这么一批人。

比如说礼部贡院之前举行的考试就叫会试,前世古代的主考官叫总裁,监考官叫知贡举,但是大秦只分为主考官和副考官,并没有那么多的叫法。

在礼部贡院参加会试的科考学生取得优异名次,获得下一级考试资格的人叫做进士,近视的名单写在红榜当中。

由于大秦每年参与科考的人数时高时低,而且富有才华的人也时多时少,所以进士名单的人数没有上下限制,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那就录取多少人。

如果连一个人都没有通过会试考试,那就一个人也不用。

获得进士资格的人,在一天以后参加殿试,也就是可以直接进入皇宫面进天子,由天子出题对大家进行考核。

孟海对于古代前社的科考理论,还是记得很熟的,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与前世古代有些差异的科考流程却不怎么熟悉。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搓搓手,拿起了前面的红榜。

他拿起了最中间的红榜,上面已经排好了名次。

在红榜上有毛笔写着极为粗大的字体,所以红榜很长,这一张红榜上却只有二十个名字。

排名第一的是个叫做方清国的人,孟海自然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再往下看,这排名前二十的人民他一个也没听过,不过这也难怪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他听说过才怪。

即使这其中有来自于京城的考官,但是他也是从未见过,更从未听过。

打开左边的榜单,这是二十名到五十名之间的榜单。

看着那又大又长的榜单,孟海忽然在第四十一名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鲁通。

孟海记得这个人好像是之前来海宣书铺的那位书生,当时有四个人一起来,此人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没有记错,此人就是那位性子比较羞涩腼腆的白衣书生。

继续向下看去,并没有发现另外熟悉的三个人名。

将第二张红榜卷好放在高架上,又拿起了靠右边的第三张红榜。

这张红榜是从五四一名一直排到一百二十一名。

孟海目光落到这第五十一名上,又发现了熟悉的人名,陆火。

这也是之前来到他书铺的其中一位书生,是那位性子较急的书生。

再往下看去,他看见了一个叫严戈的人,排名六十二。

这也是之前去他店铺的书生之一。

再往下看去,看见了邓千川,排名八十。

孟海看到之后不由得惊讶,没想到之前去他书铺故意找事的四个书生,居然全部都考上了。虽然名次不靠前,但是的的确确的考上。

看来当时在书铺卖给这几人书,果然没错。

孟海想到这里,将第三张红榜重新卷好,放在了高台上。

孟海又与国师余文墨这些考官闲聊了一阵子,返回了瀚海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