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推测(下)(2 / 2)

至于那些粮食,陈安晏让施镖头准备的,大多都是红薯、玉米这样的粗粮,只有少量的大米。

不过纵然如此,李桂成也十分感激了!

如今他们就等着唐大年的消息了!

只要这位顺天府尹抓住了那些北周和西夏的“奸细”,答应给与赔偿,李桂成他们便能启程返回高丽了。

其实对于他来说,也想早些回去!

因为他知道,高丽还有不少百姓等着这些粮食。

另外,那些倭国人也早就已经对高丽不满了,因为高丽承诺会将大梁赠送的大部分货物都送给倭国,可今年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倭国已经利用这个借口撤回了不少士兵。

至于陈安晏,在不需上朝的日子里,他每日上午都陪着李彧上课。

那位宇文大学士显然对陈安晏颇感兴趣,甚至提问的次数都超过了李彧。

过去李承可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当初齐太后将他送来的时候,宇文德荣纵然百般不愿,却也没有办法!

在大梁,依照朝廷的规制,只有从朝中大臣的子孙之中挑选出来的人,才有资格当太子或是储君的伴读!

而剩下的皇子则是由其他大臣授课。

如此安排,一方面是给皇上培养未来的左膀右臂!

过去,有不少皇上的伴读,都当上的六部尚书,甚至入阁官拜大学士!

因此,不少大臣挤破头都想把自己的子孙送去给皇上当伴读!

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其他皇子产生夺位的想法!

因为两边授课的内容略有不同!

其他皇子主要学的是德行礼法。

而太子或是储君,除了德行礼法之外,还有处理朝政的手段!

宇文德荣本想以其他皇子不得当太子的伴读为由,拒绝齐太后。

可齐太后却辩称,如今的大梁并没有太子或是储君,也没有其他皇子,只有李彧这位大梁皇帝和李承这位小王爷,所以这一条大梁律例对于李承来说,并不可行!

宇文德荣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起初,宇文德荣倒也隔三差五的考一考李承,但是这位小王爷生性顽劣,平时受到齐太后的宠爱,根本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直到后来有一次,宇文德荣实在忍无可忍,发了雷霆之怒。

李承在齐太后的“管教”下,这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自那之后,宇文德荣也懒得再管他,平日授课的时候,只要不捣乱就行!

因此,不论是于公于私,宇文德荣自然是更加喜欢陈安晏一些。

不过,李彧见到宇文德荣如此“关爱”陈安晏,他看上去似乎根本就不在乎!

对于李彧来说,他已经被宇文德荣“折磨”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替他分担的,他高兴还来不及!

更何况,这位从苏州来的少年,果然不同凡响,宇文大学士提出的问题,自己还在斟酌,陈安晏却已经能够对答如流。

不光如此,他还能旁征博引,其见识之广连宇文德荣都十分佩服!

宇文德荣甚至怀疑,这个少年在这么多年里,是不是真的一直都待在苏州!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可陈安晏偏偏相反!

唯一的一次出远门就是跟李彧在观潮亭的第一次碰面,除此之外便都一直待在苏州!

因此,纵然才华横溢如宇文德荣这样的内阁首辅大学士,都对陈安晏青睐有加!

那日,在陈安晏的谋划下,朝中大臣终于答应了将赵公公葬在皇陵。

不过,因为过去并没有这样的安排,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建造。

而单文柏他们似乎有些等不及了,一直都在催促李文栋任命新的大内总管大太监。

在他们看来,这个位置自然非严公公莫属!

可李桂成在陈安晏的“指使”下,却一直都在推脱。

不过,他也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

在这段时间里,李文栋也必须开始处理内务府的事务,他原本每日处理朝政已经身心俱疲,其实陈安晏见了也有些过意不去!

只是,陈安晏还有一些准备没有做完,他自然不想让这位严公公如此轻松的就当上大内总管大太监!

正常来说,修建一座陵墓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不过,也有一些穷奢极欲的皇帝,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花费数百万两银子,历时十多年才完成。

赵公公的身份特殊,也达不到这样的规制。

因此,按照工部的计算,大概两到三个月就能完成。

所以,陈安晏最多也就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来阻止这位寿康宫总管坐上大内总管大太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