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会儿,玄宗说道:
“那你就即刻返回庭州,将与回纥联军一事促成,朕要看到你将白眉可汗的人头送到长安。”
“臣遵旨。”李适之退下了。
安禄山和杨国忠完全对此事完全没有预料,等他们得知这个消息时,李适之已经在去往庭州的路上,再想拦截已经来不及。
++++++++++++++++++++++++++++++++
下辈子
李飞详细的对比了各方的史料,葛逻禄部族在这个历史时段一直被回纥控制,还有一支势力就是当时的白眉可汗,原本应该是回纥带领葛逻禄部对白眉可汗的势力进行了绞杀,后突厥灭亡。
那是记载的错误还是当时真正发生的情况?
李适之返回庭州之后,如果奏报是葛逻禄部起兵,那白眉可汗所代表的后突厥反唐势力就可能得到保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李适之一定是借助了地理优势,同时向回纥和长安递送了错误的情报,那么他截杀回纥使者的动机也就完全成立--他想切断回纥和大唐之间的联系。
此时的李非仍然在丰州,想要彻底查明到底是谁截杀的邮驿,按照此前查询的结果,李适之给李非去信说是大唐逃兵,那就等于说李适之也在同时欺骗李非,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在丰州北疲于奔命。
结合两方的史料,逻辑上就完全说得通了。
李飞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牛倩倩,牛倩倩开始并不相信,因为后续并没有李适之反唐的记载。
李飞说道:
“现在唐朝的历史已经处于一种虚无状态,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任何突发的状况都会改变历史的进程,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在不断发生,每一个单独的事件都有可能导致一个分支剧情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这些不断改变的分支最后才会影响到整个大局。你是不是觉得现在查询到的东西越来越乱,已经逐渐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了?”
“对,我就有这种感觉,好像一切都时刻在变化,我们看到的可以确定的历史结果时间段在不断缩短。”
“正是这样的感觉,以前我给李非透露后续结果的时候,能看到五年甚至十年后,但现在最多只有一年,再往后看,往往都是错的。我估计这么下去,最终我们会变成和李非一样,完全预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那是不是咱们作为神明就没用了?”牛倩倩有些担心。
“不知道,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安禄山反唐的时间延后了一年多,就是因为李非离开长安,这个改变就是因为唐玄宗的一念之差。如果当时他派的不是李非,那现在安禄山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剑指长安了。
这就是变化,完全都是在这些历史人物做出决定的那一瞬间,未来就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曲海那边一直在等,结果等了小半年也没什么动静,心里痒痒的不行,每次打电话给李飞问情况,李飞都是让他再等等,时机不到,最后干脆也不问了。
主要现在李非一直远在丰州,根本无法进行合体,通道打不开,李飞也很着急,他想早一点摸清安禄山在长安的活动轨迹,或者想了解他暗地里一直在做些什么。
因为他已经看到唐朝的屈海现在已经成为了兵部郎中,说明安禄山手中的箭,已经搭在了弓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