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假狂士真妄人(2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1627 字 4个月前

女子算是气乐了:“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姚家大小姐也不算什么了?是,姚大小姐是输给小国师一次,可放眼整个道门,又有几个小国师?再者说了,姚家大小姐后来也找补回来了,堂堂小国师可是被姚大小姐在江南审了一个多月。”

胖子终于是从躺椅上坐直了身子,双手按在膝盖上:“我没有瞧不起姚裴的意思,如果在玉京,我还真不算什么人物,最起码无法跟你口中的姚大小姐相提并论,更不能与那位小国师比较。咱们道门有两句话,一句叫南张北李,说的是张家和李家,一句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的是太平道和全真道。南山就是地肺山,曾经的道门副都、全真道的根基所在。可这里不是玉京,也不是东海和南山,这里是婆罗洲。”

“你真是疯了。”女子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王儋清,我看你是个假狂士,倒是个真妄人!”

这个胖子正是王儋清,他闻听女子的说法,不但不怒,反而仰天大笑:“这个说法好,假狂士,真妄人。”

女子忍不住踢

了他的小腿一脚:“你听不出好赖话是不是?我跟你说正经呢!要不是看在咱们俩一起长大的份上,我真是懒得管你。我告诉你,你要是被姓齐的给弄死了,也别想让我给你收尸。”

王儋清终于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笑容:“好,依你,说正事。”

女子问道:“你知不知道今天中午的时候,从掌府大真人到掌府真人,再到其他八位副府主,全都齐聚社稷宫,就是为了迎接这位新来的次席副府主。你别跟我说,你比这些人都高明,他们看不出姓齐的是个草包,偏偏就你看出来了。”

王儋清淡然道:“姓齐的还在其次,关键是紫微堂的首席副堂主姚恕也一起过来了,在我们道门,一向是道堂高于道府,而紫微堂又是九堂之首,这位紫微堂的二号人物可是分量不轻,咱们婆罗洲道府的高层们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冲着‘紫微堂’这三个字,也得过来迎接一下。”

女子反驳道:“就算如你所说,主要是为了迎接紫微堂的首席副堂主,那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堂堂首席副堂主亲自送一位次席副府主赴任的?还是一个代次席,紫微堂顶天派出一位次席副堂主就算了不起,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总不会是姚首席太闲了,想要下来走一走。”

王儋清没有正面回答:“我还是那句话,在玉京是一回事,在婆罗洲又是另外一回事。”

女子叹气道:“

我查过这个齐次席的来历,很早就跟张月鹿一起去西域,出生入死,被灵山巫教袭击过,甚至最后直面巫罗化身,为了救张月鹿,险死还生,所以张月鹿才对他死心塌地。参加过第二次江南大案,跟知命教动过手。又参与了五行山的事情,也在帝京闹出了不小的声势。这次更是随军去了凤麟洲,在那边力压张月鹿、李长歌、姚裴三人,被评价为八代弟子中的战功第一人,这才被提拔为次席副府主。”

“他能升这么快,不是没有道理的,东华真人喜欢他、提拔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张家大宗那么傲,两眼朝天,还不是认下了这个女婿?是因为张家大宗转了性子?不是!是张家大宗知道自己捡到了宝。有些人不同意也不是因为瞧不上他,反而是太瞧得上他了,怕他成为张月鹿的助力,帮着张月鹿夺大宗的权。所以说,这个姓齐的真不是什么草包,你要是小看他,我真怕你以后不知道怎么死的。”

王儋清拍了拍自己的肚皮:“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齐玄素能大展拳脚,主要因为他仗了道门的势,如果没有道门的势呢?那么仅凭他一个人又能翻起什么大浪?”

“是,是,是,就你明白这种道理。”女子斜眼看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王可不是王家的王。就算他仗了道门的势力,就算这里不是玉京,

难道婆罗洲就不是道门的天下了?”

王儋清没有说话,笑意玩味。

女子接着说道:“你刚才说到了一个‘势’字,那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势?势就是人心,是潮流。你知不知道,此时在社稷宫外排队等了多少人?从大虞国的王室到各国的使臣,各地的土司、士绅,还有西洋各国的公使、西婆娑洲公司的代表、佛门的使者、圣廷的特使,甚至一些道门内部的世家,个个都闻风而动,齐玄素的飞舟还没离开玉京,他们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想着办法要见齐玄素一面,更有人直接去了玉京提前拜见,他们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一个‘势’字吗?”

王儋清淡笑道:“真牛,真是好大的势啊。”

女子深吸了一口气,胸口上下起伏,显然被王儋清这头倔驴气得不轻。

王儋清轻声道:“婆罗洲不允许有这么牛的人存在。”

女子气极反笑道:“你说不允许就不允许?你凭什么?”

王儋清好似听到了一个笑话,放声大笑,仿佛笑得不过瘾,还要捧腹大笑。

“你笑什么?”女子最是看不得他这等作态。

王儋清慢慢收止歇了笑声,又慢慢收敛了笑意,一挥手,仿佛要把偌大个婆罗洲揽入怀中:“道门是什么?道门不是一个意志,道门不是一个神灵,而是一个组织,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既然是人,那么饭还是要分锅吃。”

王儋清微微一顿,语气

骤然昂扬:“婆罗洲五十六府二百一十县,是在我们王家的肩上担着。婆罗洲道府的掌府真人姓王,不姓齐。婆罗洲几千万百姓,指望的是我们王家,不是他们姚家、裴家,也不是李家、张家。”

“来了婆罗洲,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