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钻了牛角尖(2 / 2)

春风1991 遥远 1668 字 7个月前

肖家炳猛地醒悟过来,问,“小何,三旗公司的产能是多少?”

“最新的数据是日产60台。”何雪莉回答。

肖家炳果断地说,“宝马汽车今年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提升产能和搞好营销,提升产能是第一位,营销是第二位。”

“就这么干,在三旗公司的产能大幅提升之前,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姚远缓缓点头说。

当前的华夏还处于“先解决有无问题”这个阶段,不管丰田汽车把兰德酷路泽的性能说得有多厉害,买不到也是白搭。这么大一个市场,区区2万辆的年产量,压根就不够塞牙缝的!

肖家炳想了想,说,“方向机械厂的三轮载重摩托车使用汽车生产线进行生产太浪费了,建议把三轮载重摩托车的生产任务调整出去,把方向机械厂的产能释放出来。”

“工人问题能解决吗?”姚远问。

三轮载重摩托车一经推出大获成功,这也是三旗公司感到压力山大的原因。自从联合银行推出贷款购车服务,三轮载重摩托车的销量节节攀升,已经向沿海各个省份推进了。

肖家炳说,“新西伯利亚的工人已经到位了,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机械制造工人,稍加培训就能上岗。”

“好,那就这么办。”姚远点头。

提起俄罗斯的工业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是圣彼得堡、莫斯科、乌拉尔三大工业区,而位于国土中部的新西伯利亚地区是鲜为人知的。事实上,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是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之一。

工业区往往有过硬的高校,新西伯利亚也不例外。

20年后的华为公司,其庞大的技术团队里就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来自新西伯利亚地区的高校,新西伯利亚地区的高校尤为厉害的是物理和数学。

姚远给新西伯利亚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开了双倍工资,大部分都毅然决然地打背包过来了,夏红华协调相关部门,光是劳务签证就签发了几千张。

甚至,姚远以华夏春风科学院的名义,趁机和俄罗斯的各大技术型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把人才队伍的基础给牢牢打了下来。

事情太多,许多事结束了之后姚远也就忘了,但是肖家炳不会忘,也不能忘。南方实业这摊子基本是肖家炳在具体负责,而南方实业又是总集团公司的核心资产,他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生产线没有问题,工人的问题也解决了,仅仅是组装生产,难度并不大。

姚远沉声说,“今年我的重心还是放在海外,家里面就有劳你们费心了。南方实业这块两大项目,方向临港工业园区和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出国之前我会把这两件事情定下来。”

何雪莉忍不住说,“老板,这次我跟你一块出去。”

姚远看了她一眼,犹豫了一下,点头,“行。”

“姚先生,你计划什么时候出国?”肖家炳问道。

姚远摇了摇头,“还没时间表。我还有个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既然是商量,那八成就是私事了。

姚远说,“我想拿出一笔钱来捐学校,捐希望小学。内地的相关政策很难保证我捐的钱都用在建学校上,我想让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肖家炳非常意外,说,“我正在做这个事情,姚先生,你打算拿出多少钱来做这个事情?”

“年利润的百分之十,每年增加百分之一。”姚远说。

肖家炳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完成合并重组之后,所有的利润都归春风集团所有,也就是姚远个人所有。肖家炳极少知道这些核心数字之一的人。

1991年归姚远个人的利润是5亿美元,约40亿华夏币,林威则分到了1.3亿华夏币,林威已然是华夏首富了。

百分之十的话,就是4亿华夏币。

这是一笔天量的资金,可以建造400所希望小学。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后面半句话——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递增。

是当年的百分之一,而不是1991年的百分之一,以可预测的利润增长率来计算,到了2000年,姚远要用在捐资助学上的善款,轻轻松松达到100亿华夏币……

【作者有话说】

兄弟们投票催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