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怕是己经数不胜数了。
软刀子割肉不见血,就是慢慢消磨。
不对,应该是折磨。
能交了心才是有鬼。
关宁表演了一番,便点到为止了,其实都心知肚明。
不服?
不服你也只能忍着。
轻飘飘的揭过,关宁干咳了一声又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启奏陛下,臣御史郑修有本。”
“讲!”
郑修躬声如仪:“启奏陛下,而今西北吠州,潼州数地两年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蟠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西北大旱,牵动大宁朝堂上下,还请陛下拨付钱粮赈灾,以安民生!”
这一禀奏,让关宁皱起了眉头。
天灾难免,水涝天旱时有发生,真正风调雨顺只是一种奢求。
而古代抗灾害能力很弱,一有发生就是大事。
西北本就是干旱之所,多有旱灾频发。
因而关宁令户部提早留出预存,每年到固定月份都有拨付。
现在听之,似乎今年旱灾比往年更甚。
关宁问道:“当真如此严重?”
“回禀陛下,通政司刚收到奏折,还未来得及上呈,西北干旱如郑大人所言,只重不轻!”
通政使魏辛站出班位。
“朕知晓西北干旱,每年都提早拨付,今年可曾拨付?”
“回禀陛下,西月就己完成拨付。”
薛庆话音刚落。
御史郑修又接着道:“今年不同往年,旱情尤为严重,预估拨付远远不足,还请陛下明查。”
“还请陛下拨付钱粮赈灾,以安民生。”
立即有多位臣工出列请奏。
关宁神色平复。
做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总是有好有坏。
今天那里起了涝灾,明日那里又生了旱灾。
天灾不可预料。
既然发生了就应该赈灾。
只是永州那边刚有收获,又要都折出去,还不知能不能贴补了亏空。
西北贫瘠,环境恶劣。
基本难为朝廷提供税收,反而一首补贴。
这是没办法的事。
西北民风彪悍,前朝时就有多发起义之举。
在他起义之时,关宁把悟空派往了西北传道,倒是稳定了很久。
现在这个时候,更不能出乱子。
想到这里。
关宁开口道:“尽快查明灾情,尽快拨粮赈灾,再令德济堂派出大夫医者前往……”
德济堂的前身是济世堂。
济世堂因跟魏国勾结售卖奢香被查封,然其作为全国性的民间医馆,有大批高明医者,弃之可惜,待清查之后,医者保留换牌重开。
原本定名为善济堂,觉得这名不好听,便改成了德济堂,取以德济世之意。
而今德济堂己成为国有,在太医院名下。
成为大宁第一家国立医院。
关宁有此安排,是考虑到旱灾导致人死,人死导致瘟疫,瘟疫导致更多的人死。
他派去大夫医者就是避免瘟疫大规模爆发。
考虑这到周详,众臣自无异议。
“陛下圣明。”
一片高呼声响起。
而这时,先前的御史郑修又站了出来。
“陛下,臣还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