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其中虽说有不少人并不识字,不能理解曹晦诗句之中的远大理想和报复,可也从这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句之中,听出来了对方的想法。
这诗句前两句潇洒快意,俨然将一副少年得志雄视天下的诸侯野心暴露得一览无遗,可转过头来,后一句却是变得极为伤感起来。
一十四年,烽火狼烟路,这是让天下所有百姓都清清楚楚记得的事情。
那一年,张角黄巾军起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天下八州响应,百姓十室九空,良田无人耕种,战火四处蔓延。
不论是后来的哪一方诸侯,对于那段时期的事情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有人从这其中挑刺。
可曹晦却并未有任何这样的想法,甚至在这洛阳意气风发之际,重提了黄巾之乱。
从他的话语之中,所有人均看出来了他对黄巾之乱的惋惜,更看出来了他的一颗补救之心。正因如此,四周百姓才会为之沉默,不仅仅是为了默哀那些被黄巾军荼毒的天下苍生,更是被曹晦的一番远大理想所折服!
或许曹晦自己也并不知道,正因为此时他的如此一番话语,最后更是引起了天下绝大多数文人士子的共鸣。
那些隐居山野的贤者,那些已经心中有主的谋士,全部都为他的诗句所打动,络绎不绝地直奔洛阳而来。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话,此时的曹晦在朗声念出这样的诗句之后,眼中的坚定之色更浓,直接率领着大军直奔洛阳城外而去。
在他的旁边,坐镇留守洛阳的荀彧亲自迎送,同时也在听候着曹晦的吩咐。
“文若,由你驻守洛阳,本公子自是极为放心。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洛阳粮草不多,刘晔之法只能饮鸩止渴,所以这后方粮道切记不可中断,不然我数万大军只怕绝经不起第二次南下了!”
曹晦并非好大喜功之人,只是这天下局势转瞬即逝,所以他不得不把握这样的机会,哪怕自己后方的粮草供应在出征之前就有些供不上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临行之前,他也特意对荀彧交代了起来,话语之中满是凝重。
而荀彧听到曹晦此言,自然也知晓这件事情的重要,此时也说出了自己的调动。
“公子大可放心,早在半个月前,臣就已经写信回去,让曹公将存在甄城之内的压缩肉干全部调往洛阳,相信再不出五日,这些军粮就会送到,届时定保公子后方无忧!”
荀彧能文能武,而且还足智多谋,可曹晦既为让他带兵统将,更为让他随军献计,而是将他放在了后方,并非是对他并不器重,相反这曹晦麾下最为器重之人,便是坐镇后方的荀彧和程昱了。
若非是对他们极为信任,并且极其器重,似曹晦这般继承了其父生性多疑之人,又怎么可能放心将后背交给对方?
所以听到荀彧如此保证,曹晦的底气顿时就足了几分,当即更是哈哈大笑起来,最后一扬马鞭之后,整个人再度变得意气风发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这洛阳便交给文若了,待我平定四方之后,便请天子入主洛阳,重振大汉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