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忧思(2 / 2)

子薰传 弋尘读书 1140 字 7个月前

北元梁王控制着云南,是明军北征的后顾之忧。

各地卫所正在建设之中,队伍需要休整,兵马需要整顿,骑兵数量需要增加,皇子成年后到边塞戍守,这些都需要时间。

打铁还需自身硬。

《孙子兵法》云:先不败而后求胜。

要想克敌制胜,首先得练好内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求胜敌之法。

经济需要恢复,实力需要加强,归附之地需要加强统治。

北元势力一时难以消灭,上位不得不清醒面对这一事实。

为了增强防御,除了高筑墙、修筑关隘之外,还需要在边塞险要之地增设卫所,补充大量兵力,上位下令征募新兵。

元兵以前来犯,常常掳走大量的人口和粮食,沿边百姓饱受袭扰,上位下令让百姓迁到内地,坚壁清野,元兵即使来犯,也必将徒劳无货。

不能抢走粮食和人口,看北元还能支撑到几时?

两方相争,最终拼的是综合实力,北元骑兵再厉害,也得吃饭不是?

让上位烦心的,不止北方边境的危机,还有汪广洋这位丞相。

在胡惟庸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汪广洋一再避让,整天喝酒,有话不敢说,毫无建树。

堂堂丞相,百官之首,他怕他做甚,拿出点儿气势来啊。

你的文采不输于他,与他当堂对质,辩上一辩又如何?

他还能吃了你不成?

汪广洋的表现远没达到上位的预期,一看见汪广洋的窝囊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说实话,虽然胡惟庸一贯善于表现,各种事儿都要强压汪广洋一头,但是上位并不欣赏胡惟庸,觉得他为人不够厚道,不择手段。

胡惟庸确实能干,让他进入中书省,只是用其长,并非认同他的人品。

记忆力强,口才好,谈论起政事来,神采飞扬,总是能说中上位的心思。

当大官,是胡惟庸的理想。

他梦寐以求的是,在朝堂之上,立于百官之首。

在他看来,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为了稳固并提升自身官位,胡惟庸想尽了办法。

结为姻亲,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之一。

为了跟李善长更密切绑定到一起,胡惟庸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

李善长虽然不再为相,但是他的地位和影响力犹在,文臣之中只有一位公爵,那就是李善长,而且位于所有功臣之首。

李善长跟随皇上多年,对皇上的心思那是了如指掌。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啊,只要摸透皇上心中所思所想,挤走汪广洋指日可待。

不仅如此,他还关注着上位的后宫之事。

对于皇上而言,家国一体,天家无私事。

嫔妃的起起伏伏,与朝堂关系密切,胡惟庸酷爱读史,对很多历史事件,颇有自己的心得。

他看出,上位对碽妃的情深难舍,于是前去拜见李善长,与李善长商议如何暗中助力,让碽妃解除禁足,让上位有佳人相陪。

李善长对胡惟庸的想法不置可否,只是闷闷地问了一句:“是否考虑过哪一位的感受?”,李善长说着指了指东边。

胡惟庸一拍额,怎么忘了这一点,百密一疏,“还是恩师思虑周全”。

“此事并非不可为,关键是找人说服那一位,说到底是上位的家事,哪一位出面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