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 / 2)

“郑大伴是内侍,不是朝臣。”李景隆说道。

“……”李云睿看着李景隆有些无语,不能发散一下思维吗?朱棣信重谁,难道非得是大臣吗?

“郑和,原名马和,十四岁入燕王府,其人身材魁梧,思维敏捷,内侍中无出其右。靖难过程中,在河北郑州(任丘)立下赫赫战功,今年正月初一,皇帝御书‘郑’字,并赐马和郑姓,封为内官监掌印太监,正四品。”李景隆脑海中快速寻找关于郑和的信息,说了出来,又补充道,“对了,郑大伴还是姚广孝的受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吉祥。”

内官监是宫内十二监、二十四衙门之一,这个部门在后世名声不显,没有司礼监那么有名,但在明初,内官监是内廷的扛把子,第一大机构,轻松碾压司礼监。内官监的主要职能有:近侍内官,总揽内宫事务;总掌内外文移;职掌内廷礼仪之事。

就凭近侍内官一点,就能碾压其他各个衙门,内官监的太监们天天围着皇帝,随便打个小报告、穿个小鞋,就够别人喝一壶的。

“老豆,你跟这个郑和关系怎么样?”李云睿听了之后,问道。

“我与郑大伴关系尚可,每逢上朝之时,也会交谈上几句。”李景隆说道。

好吧,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武勋不能用,文官不好拉拢,这难度有点大啊。

李云睿又重新拿起资料来,认真阅读了起来,一句不起眼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去年九月,金忠入朝议储。

议储……

议储……

李云睿两眼开始放光,朱棣登基,储君尚未确认,他本人一直在犹豫,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举棋不定。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只不过他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走路也要人搀扶,因此一生嗜武的朱棣,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但长幼有序这句话不是空话,是文官们希望朱棣保持这个传统。

朱高煦则勇武过人,生性强悍,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棣喜爱。朱棣曾拍着他的背说道,“努力吧,世子多病!”这种近乎明示的说法,给了朱高煦一丝希望,一群靖难的武勋围了他身边。

朱棣为了立储,多次征求朝臣的意见。

以邱褔为首的靖难武勋,说朱高煦扈从功高,欲拥立其为储。

以金忠、解缙为首的文官,说靖难期间朱高炽留守北平,抵挡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功莫大焉;况且立嫡立长,乃是皇位传承的规矩。

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了,朱棣还没有下定决心。

【作者题外话】:萌新作者,求收藏、推荐、银票以及评论。感谢各位大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