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打垮克里米亚的南部军队。按照曼努埃尔的设想,最好的情况就是格莱在与金帐作战时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中南方,而克里米亚的南部则像痴呆一样一直被狄奥多罗给蒙在鼓里,最后被狄奥多罗一击打垮,彻底瘫痪。
而最糟的情况,则是格莱气运在身,阿拉护持,直接战场上临场超常发挥,把金帐大军一击击退得一蹶不振,然后公国在汗国里埋的眼线、钉子统统被克里米亚拔得干干净净,在一眼抹黑的情况下被格莱亲率八千乃至万人的大军打到主力全灭,彻底断了扩张的梦想。
这两种可能都有,但都不多。即便如此,曼努埃尔为了防备最棘手的情况,还是相当慎重地开始给暗部情报系统备起了保险,让暗部开始在公国的盟友那也展开行动,以防在克里米亚汗国的情报网没了后直接抓瞎;顺带再多备了好些运输船,用以迅速撤退,以防与满状态的克里米亚军遭遇后如被砍翻木桩似的灭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克里米亚鞑靼人也不是傻子,格尼奇斯克丢失的消息能瞒一时但不能瞒一世。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拉大情报信息差,以此来做到能做到的最充分的准备。
“做这些的目的,也很简单明确,就是要给这些鞑靼人一发迎头痛击!”在不久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曼努埃尔把双手撑到会议的桦木圆桌,严肃地解释他做这些的缘故。
众将听罢,再不解的也明白了他们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仔细思考了后,尽皆称是。
而就在狄奥多罗这边为了一个可行性暂且未知的作战计划捣鼓的同时,克里米亚汗国确实因为狄奥多罗公国的信息封锁而暂时对格尼奇斯克现状一无所知。阿达玛哈城中,汗国的贵族高层们争论得尤为激烈的几项,永远都不是狄奥多罗公国是否北上,而是是否扩大征兵、提高麾下齐米们的赋税、是否应当主动出击敲打狄奥多罗和要不要试图资助金帐汗国境内的地方势力……
换句话说,即使把作为汗国都城所在的北克里木地区都丢光了,他们仍没把狄奥多罗当成更像样的威胁,而是依据其刻板印象固执地认为狄奥多罗公国不算什么大敌,而他们若是愿意完全可以压着那些基督徒们打。
也难怪,在他们的记忆中,像狄奥多罗这样的国家,就是靠着一刻不停的纳贡,请求北方汗国的庇护而乞活的。在以往,甚至连几队落单的马匪团队都能打得他们守在城堡堡垒里而坚决不出。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在克里木地区南边,狄奥多罗的军事力量,开始追上甚至追平了克里米亚汗国的南部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