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高低深浅(2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1514 字 7个月前

宁卫民从老爷子话里听出了更多的意思。

果不其然,还真让他说着了。

“嗯,不在了。李立啊,靠经营这个吉士林,不但发了财。而且还近水楼台先得月,顺带解决了自己的婚姻问题。这小子,居然从雇请的女招待里,挑了个最漂亮的白俄姑娘当老婆。听说还是个什么伯爵的女儿。”

“还别说,那白俄姑娘不仅年轻漂亮,也是真能生养。连着给李立生了两个儿子。那俩混血的小孩可是长得很漂亮的,比李立那尖嘴猴腮扇风大耳朵的模样强多了。为这个,李立那叫一个得意啊。他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一手拉着一个儿子,带着他的洋太太,全家在东安市场里招摇显摆。”

“后来闹金圆券的时候,李立听了我的话,偷摸藏了不少的大洋和金条。即便吉士林的买卖一样大萧条,店里人可罗雀。可他个人财产,还真没怎么伤筋动骨。京城解放之后,他还一直出任吉士林的总经理。甚至一度还想开过分店。”

“但到了1956年,社会形势有了巨大变动,对他大大不利。除了国内工商行业面临着改造之外,主要是那时候咱们邻国,也要求咱们政府停止对俄国侨民提供工作和生活帮助。甚至最后要求强制驱逐俄侨。李立当然舍不得老婆孩子,于是做出了举家前往苏联的决定。”

“那个时候我已经先一步被遣返回静海老家了,是收到了李立从京城寄来的一封信,我才知道这件事的。但我给他回信,就再没得到回复。从此也就彻底没了联系。现在想想,李立走了虽然没赶上后面的运动。可毕竟是异乡漂泊啊。谁能说他去了苏联就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呢?人哪,最后还是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啊!”

宁卫民看着老爷子唏嘘感怀的样子,也不免后悔,觉着自己问了不该问的。

于是赶紧宽慰,“老爷子您放心吧,这位李爷是顶精明的主儿,而且又是干饮食业的。以他的能耐,那是最容易在海外扎根的。您想想,哪儿的人,他也不也得吃饭啊?就您这朋友,学西餐都能学的这么好,那反过来,用咱们的中餐糊弄几个洋鬼子,又算什么事儿啊?是不是这理儿?”

别说,这话倒真管用。

康术德听了,很快就把伤感放下了,又谈起了正经事。

“嗯,你这话说得不错,而且也恰恰正是我想告诉你的。恰才,为什么我要跟你说这吉士林的事儿啊?就是因为希望你明白,有老祖宗的底子在,饮食之道,咱们是有绝对优势的。咱们学西方人的经营之法容易,可他们学咱们的烹饪之术却难。”

“刚才你不是说嘛,海外的假中餐,咱们华人是不吃的。可咱们这儿的假西餐,有不少,也让外国人很喜欢。那就因为烹饪手段有高低深浅之别啊。咱们的人做西餐,很多菜式确实是改良。因为西餐比起中餐,烹饪手法太过浅薄了。中餐厨师几乎一看就能明白。于是通过西餐中做的方式,或是中西合璧的方法,无论口味还是烹饪技术都超过了原型。”

“就像起士林发明的罐焖牛肉和奶油杂拌,那无疑是两道让人难忘,非常经典的招牌菜式。不但咱们国人爱吃,外国人也爱吃。甚至随着起士林的厨师去别处做主厨,还把这样的菜式,普及到了全国各地。”

“与之类似的还有不少呢。像当年撷英番菜馆的铁扒比目鱼和牛肉空心粉,并不止国人的口碑好,外国人也都认这两道菜。撷英的甜品也很有特色,其中以车厘冻和杨桃冻最招女孩子喜欢,好多女学生和外国职员的眷属都会专门跑去吃。价钱也不贵,套餐无非六毛、八毛、一块二。比六国饭店的西餐,要便宜十倍。”

“还有咱们五一节去马家花园那天,你请我去的森隆饭庄。其实那家店,过去也是开在东安市场里的,还是中西餐兼营。不过由于老板是半路出家,临时为了赚钱现攒和的西餐,本土味儿是特别浓。”

“比方说,森隆过去卖的意大利通心粉相当有名。火候掌握的好是因为都是中餐厨子做的,而且上面还撒了一层金华火腿。就为这个,连真正的意大利人,都夸那儿的通心粉好吃。”

“还有咱们俩上次点过的那道罗汉大虾,过去是叫做两吃大虾。虾的头半段用番茄酱干烧,后半段拍扁,铺上青虾泥,蘸上小面包丁,过油炸了盛如盘子。那就是森隆独有的中西合璧菜式,用咱们的干烧烹饪法加西餐的面包炸。”

“但凡吃过这道菜的人,无论中外都是记忆深刻,赞不绝口。可你说是中餐还是西餐?其实什么都不是,就是个四不像。但这重要吗?禁不住吃客就是爱吃啊,点这道菜的人之多,胜过一切流言蜚语!所以说,比起沿袭原版,其实好吃才更重要。而这一点,往往也只有咱们中餐厨师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