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六章 星际运输系统(2 / 2)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2784 字 5个月前

秦涛记得,在自己重生前的那个时空里,马克斯就宣称这种系统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但是两年之后,不得不把重金采购的复合材料报废掉,采用不锈钢。

很简单,从太空低温到重新回到地面的高温状态,不锈钢的表现肯定比碳纤维要好得多,甚至比钛合金表现得还要好。

闪闪发光的不锈钢外壳,看上去也是充满了工业的美感的,马克斯没必要换掉这种材料。

马克斯的目光带着疑惑:“还继续使用不锈钢?”

“没错,相信我,不锈钢是最好的选择。”

马克斯点头:“好,秦总,我相信您,那就用不锈钢。超重飞船和星舰全部都用不锈钢外壳,用支腿来固定,这样也能飞到其他星球表面降落,我们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设计,两年内制造,最多五年的时间,就有机会飞向火星!”

“咳咳。”秦涛咳嗽了两声:“马克斯,如果这种星舰捣鼓出来了,我们是不是先飞到月球上检测一下比较好,这种星舰应该拥有一百五十吨的载荷吧?向月球运输物资,建设月球基地是不是比较好?至于飞往火星,我们还是要慢慢来。”

月球竞赛已经开始,飞往月球,建设月球基地很重要,但是飞往火星嘛,除了名声,貌似还真没有太大作用。

还是先上月球好了。

这种星际运输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远远地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毕竟老毛子的能源号,也不过只有四个助推器使用RD170,总推力三千多吨,而现在的这种超重星舰,要使用十台发动机,起飞推力七千多吨!

整个起飞重量也超过了五千吨,下面装载三千多吨推进剂,上面则装载一千两百吨推进剂。

别看个头很大,这种飞船的重量却很轻,上面的飞船干重只有85吨,所以上面装载150吨的有效载荷轻轻松松,不过估计得在发射过程中消耗一部分燃料,想要燃料更加充裕,估计得在轨道上补充一次燃料,这样才能更好地飞往月球或者火星。

“是的,我们计划的载荷是150吨。”马克斯点头:“飞往火星可不容易,既然飞一次过去,那肯定要携带大批的物资过去才行。”

飞往火星是个复杂的航天工程,这不仅仅要考虑到飞过去,关键还得考虑怎么回来,不可能只是单程船票啊。

有人曾经计算过,想要飞往火星,至少是个五百吨的大家伙才行。

飞船在出发的时候,全重五百多吨,使用比冲最高的氢氧发动机,进入理想霍曼转移轨道需要速度增量3590米每秒,再预留百分之十的燃料,这样就需要燃料三百多吨,如果把烧完的火箭燃料和壳体扔掉的话,到达火星附近轨道的时候,飞船重量会降低到两百吨以下。

接下来被火星引力捕获,还需要消耗七十吨的燃料,进入近火点200千米,远火点17000千米的火星同步转移轨道。此时还剩下一百多吨,分成两部分,其中轨道舱在火星轨道上等待,还得准备返回地球,至少需要八十吨,然后扔下一个四十多吨的火星登陆舱,下降消耗六吨燃料,上升消耗十六吨燃料,等到返回的时候,还剩下十几吨的重量,返回轨道舱之后,把剩余的燃料用来加速,然后扔掉,轨道舱返回地球。

这种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一旦要是拖延了时间,可能就是灾难性的,毕竟月球一直绕着地球转,距离差不多,但是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千差万别,一旦错过了发射窗口,那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马克斯的这个方案,就更加激进了。

一千多吨的这个飞船是要直接全部降落到火星上的,上去之后,燃料肯定消耗了不少,回来是不够了,他给出的方案就是现场就地制造,利用火星的大气层来获得甲烷和氧气,制造好了燃料再回来。

至于人,可以在上面多停留一段时间,火星和地球每隔大约780天就会出现一次距离最近的机会,这个时间又叫做会合周期,大约是26个月,让人们在上面待两年再返航就可以了,这段时间足够。

至于会不会寂寞?

上百人过去,能寂寞吗?趁着这段时间,说不定还能多几个小生命出来。

“等到以后,我们把RD-170发动机仿制出来,改用了甲烷燃料之后,这个超重火箭就能持续发射,第一次发射之后,返回发射捕捉塔,一个小时完成燃料的加注和检查任务,同时把等候在旁边的星舰飞船安装上去,再次进行发射,这样在一个发射窗口里,利用一个发射台和一枚超重火箭,就能发射个五次甚至是十次,这些星舰一起飞往火星,那才叫热闹。”

只要想象一下那种场景,就能知道有多壮观:一排带着支腿的星舰矗立在发射架的旁边,等待着超重火箭回来,吊装上去,然后再发射,这简直就和旅游景点排队坐过山车一样快!

之所以不多建造几个超重火箭和发射台,当然是为了降低成本,超重火箭能反复使用,这样才能大大地降低进入太空中的成本,而一个发射窗口里,全部发射出去,简直就是个太空舰队啊!

想到那种场景,连秦涛都有些期待了,壮观啊!

这也是要使用甲烷液氧发动机的原因。

其实这种燃料不是星舰公司的首创,早在六十年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这种设计方案了,只不过一开始并不被看好,最开始搞的是毒火箭,也就是偏二甲肼这些,后来是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发动机,如果不是星舰公司要探索火星,这种发动机还不会出来,因为甲烷和氧气都可以通过火星大气制造出来,可以就地取材,毕竟对于火箭来说,燃料的重量是占据大头的。

不过,在研究之后,还有了新的发现,比如说,液氧甲烷发动机不结焦,这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重要原因,使用过之后,里面干干净净,就可以继续使用,如果里面有了结焦,再使用就会变得危险起来了。

超重火箭想要多次使用,还是得用液氧甲烷,不过星舰公司有了以前的经验,既然可以把NK33改造成为液氧甲烷发动机,那同样也能把RD170改成这种发动机。

多次使用,飞往火星,这些梦想都即将实现。

马克斯的目光中满是憧憬。

“秦总,我们怎么才能把RD170发动机偷出来?”马克斯继续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这一切都依赖于强悍的发动机,没有这种发动机,一切都白搭。

对老毛子来说,这种发动机也是很强的,属于国之重器,老毛子绝对不会轻易把它拿出来卖掉的,在后世,曾经有过多次新闻,老毛子开价多少亿,要把这种发动机卖给东方,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实际上,这类文章属于捕风捉影,甚至是故意炮制消息,东方根本就不需要这种发动机,原因也很简单:没地方用。

哪怕就连美国人,用的也是砍掉一半,推力减半的RD180,就是因为不需要那么强的推力。

东方的长征五号,使用的也不过是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当助推器,芯级用的还是50吨推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这就足够了。

到了后来的长征九号,开始计划使用五百吨推力的YF-130,后来又计划使用推力360吨的YF-135,再后来,又计划使用推力200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方案不断变动,说明了这种发动机研发的难度,不过,不管怎么变,也没有用过八百吨的。

至于最后选择液氧甲烷发动机,估计也是考虑到了重型火箭那巨大的成本,用这种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可以节省重量。

现在,马克斯要把这种发动机弄到手才安心,这可是所有项目的前提。

秦涛笑了笑:“那还不简单,把看守的老毛子灌醉就行了,他们毕竟是拿我们工资的,你说向着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