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内外参透(2 / 2)

简而言之,需求不一样了。

以前的人们,追求的是报仇,现在的人们,开始贪慕权势。

“乌推官来了。”

外头有人通报,得到了里间的允许,侍卫推开了门,乌顺脚步轻飘飘的走了进来。

这是他第一次进到表弟,不,平辽侯的书房。

“坐。”

唐清安笑道。

二表哥乌忠心太大,四表哥乌良心思太浅,唯有三表哥乌顺,想法虽然不少,但是谨守规矩,不敢逾越一步。

人如其名,一个顺字。

现在的唐清安,要的也只是一个顺,并不要求乌家有太多的才干。

金江镇人才不多,但也不少。

有了才,就有了心思,有了心思就有期盼,就不容易顺从。

等乌顺恭敬的坐下后,唐清安没有迟疑,直截了当的告诉让他来此的用意。

“军司掌书一职空缺了年余。”

唐清安开口说道。

“因为我打算让你担任此职位,又恐伱能力不足,因此观望了如此之久。”

乌顺内心激动,千言万语编练了又精简,是向表弟表忠心呢,还是表示一定不辜负重望呢。

刚想完一句觉得刻意,显得生疏感情,立马想到下一句话,还是不满,最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索性一言不发,只听将军的安排。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很多人希望我能入主中原,但是我要的不是一个流离失所的中原,金江镇也承担不了失去中原富裕的后果。”

金江军养精兵,年年发动战事,既要做到不扰民,反而还需要接应大量的流民,从何处来收益?唯商贸一途。

中原商贸一毁,就是抽出金江镇之根基。

没有选择传统的耕战,而是选择以商养战,多年来才建立了成熟的贸易体系,是容不得破坏的。

因为船大不好掉头。

如果失去了商贸,对于现在金江镇的体积,将会是伤元气的打击。

唐清安选择把心里话告诉乌顺。

让乌顺明白以后该怎么做,怎么顺着自己的心意去做。

“北方的勋贵和军中多有瓜葛,例如平安重镇节度使,和荣国府大房千丝万缕。”

“在南方,例如金陵等重城,又是贾府等勋贵的老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藏了不少的东西。”

“既然要入主中原,那么就要做好准备。”

乌顺明白了。

他以为将军是告诉他,国内的勋贵势力,对于金江军日后入主中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清安没有继续往下说。

只让对方明白此层意思即可,说多了无益。

大争之世。

新学是尝试,金州的军学堂必然也要传入国内,这是道统之争,才是最凶险的争斗。

一个处理不好,金江军面对的就是全国地主的反扑。

“以后国内勋贵势力会越来越多的加入金江镇,对金江镇是好事,也是坏事。”

“这股力量既要用,又要防着用,日后你在军司担任掌书,整个金江军的公文都要过你手,切记应该如何做。”

自己只放开了一条口子,才三年的时间,国内勋贵在金江镇就开始了蚕食。

现在的勋贵,在金江镇的势力还很弱小,但是十年后就不一定了。

金江镇的繁荣,军队的供给,皆离不开大周的商贸。

江淮不可破坏,南方经济不可轻动,北方勋贵势力大,总之不论南北,有国内勋贵的协助,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至于文官。

文官的背后就是地主,涉及道统之争,必然会有不小的反弹,如果不能拉拢过来勋贵,恐怕后患不小。

乌顺以为自己明白了,慎重的表示,自己一定做好将军交代的事情。

唐清安思虑完诸事,等着探春何时会来找他。

……

女子本应以美为悦,无关外物,本是人性。

新学的传开,将军的支持,从上往下,女子之风气更显朝气。

十一岁的朝鲜公主,乖巧的坐在薛宝钗身边,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一名舞姬曼妙的舞枝出神。

轻快的音乐里,穿着白色花斑烟笼梅花百水锦衣,裙摆一层古纹双蝶云形千水纱,一身灵动的林黛玉,只见其也一脸的羡慕。

她小时候在家里学琴,到了贾府后,因为贾府规矩大,闭口不提自己会弹琴之事,连宝玉都不知道。

但是音乐舞蹈本就是美的,女子喜爱好看的事务是天性。

当舞完,歌姬屈身行礼,旁边的文杏等丫鬟都鼓起掌,众女兴奋不已。

朝鲜公主几次想要开口学,不知道乾哥哥会不会喜欢,但是又不好意思提出。

“颦儿怎么不说话。”

薛宝钗提着手巾在林黛玉眼前晃了晃,林黛玉抓了个空,气鼓鼓的说道,“我不喜欢。”

众女大惊,连忙问她。

她才笑着说道,“显得我太呆了。”

“咯咯。”

众女纷纷笑得合不拢嘴。

那舞姬也才放下心来,跟着众人轻笑。

薛宝钗看着林黛玉无语。

“你的这张嘴啊,从来没有变。”

“你也没变。”

林黛玉呛了一句。

她们如今都大了,不像小时候轻易就会生气,如此说话才更见情深。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来到金州也是常相聚,知根知底谁也不要想着瞒过谁。

薛宝钗的性子不喜动,此举不过是为了迎合将军。

新学在外头如何变,男人们的事薛宝钗管不了,但是女儿家的事,她能帮助将军。

贤内助。

一个贤字,才是女人的根本。

论姿色,薛宝钗虽然不惧于人,但以老爷今时今日的地位,如何会轻易被美色所迷。

朝鲜公主见状,终于鼓足勇气,想要学舞蹈。

薛宝钗止住小女孩的心思。林黛玉见状也不再说话,眼前的朝鲜小公主,又何尝不像当年的她。

寄人篱下的滋味,谁也不愿意轻尝。

“我们这等人可看,可赏,可羡,唯独不可学,除非水到渠成那天,否则你当知晓,需要谨守慎字。”

薛宝钗教导道。

朝鲜公主半懂的点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