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客气地说道:“杨提督谬赞了,我一定会竭尽所能,让舰队快速熟悉铁甲舰的作战技巧。”
杨万钧提督只希望这位施琅是真正有本事的将领。
帝国海军的传统就是老带新。
帝国会提出多个新技术验证,哪一项经过战场的检验,就用老带新的方式快速传播这项新技术。
哪一支军队能快速掌握新技术,一旦有战争需要调兵,肯定会调派对新战术更加熟练的军队。
杨万钧提督有内部消息,帝国海军第一辆铁甲战列舰即将下水。
帝国海军将会组建第一支战列舰编队。
哪支军队能成为战列舰编队的组成之一,今后参与战争和升职,都不是难题。
施琅在杨万钧提督的带领下,很快来到军舰的停泊处。
他看到军港中停泊的全部都是铁甲巡洋舰,一共有十几艘。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支分舰队的铁甲巡洋舰太富裕了。
他们舰队当年只分配了三艘,就让他们长途跋涉,前往欧洲作战。
这种强烈的对比,那就是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待遇,真的是无法比较。
杨万钧提督是人精,他立刻看出施琅眼神的变化。
“朝廷很多人都对铁甲舰的能力有所疑虑,要不是陛下力排众议,海军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大规模装备铁甲舰。
你们获得胜利的消息传到帝国,铁甲舰的能力得到实战的检验。
造船厂才像下饺子一般,不断制造铁甲舰。
现在官办造船厂,已经取销民间的订单,全力生产铁甲舰等军舰。
海军的目标就是用铁甲舰彻底取代风帆舰。
真按照制造难度,我认为铁甲舰比风帆舰更好制造。
钢铁只要合格,就能通过造船厂,大规模制造铁甲舰。
风帆舰确需要特制的造船木材,还需要把木材阴干数年时间。
当年各大造船厂,到处寻找适合制造军舰的木材,极大制约了海军军舰的规模。
我们因为距离广州造船厂最近,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广州造船厂积攒的铁甲舰。
如果不是朝廷决定全力制造铁甲舰,这些第一代有些缺陷的铁甲舰,必须要运往海军各处。”
杨万钧提督很开心,大都督府海军部获得欧洲战场的详细资料。
他们有针对性的改进铁甲舰,又决定全力制造铁甲舰,某些舰队就想等实力更强的铁甲舰。
这些人还是阅历不够,一步慢步步慢,别人不要的铁甲舰,他拼尽全力也要滑到自己手中。
施琅听完之后很感慨,不只是民间出现航海热,军方也出现航海热。
铁甲舰全面取代风帆舰,不知道真正完成时,帝国海军会强大成什么样子?
施琅开心的说道:“帝国的工业实力太强大,制造军舰如同下饺子一般。
帝国真是太强大了,我都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施琅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去训练海军舰队,指导他们用铁甲舰,在各种环境下迎敌。
………………………………
大华帝国京城,紫禁城乾清宫内。
皇帝苏河看着大都督府陆军和海军又吵了起来。
帝国之前是陆军强盛,海军弱小。
随着帝国边疆的稳固,周围没有任何一支势力敢挑衅帝国。
陆军拔剑四顾心茫然,周围没有一合之敌。
东印总督府不断持续的开拓战争,根本不用正规军下场,当地的民兵就能教训实力弱小的印度国家。
印度是一个地理名词,他是由众多互不统属小型国家组成。
帝国进攻印度地区某一国家时,根本不需要担心其余国家围攻。
只需要东印总督府一地的兵力,就能不断完成开拓战争,消灭印度地区的一个个国家,完成帝国对当地的统治。
随着铁路网的四通八达,帝国不需在边疆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帝国每年的军费有定额,随着海军的发展,必须要压缩陆军的军费。
陆军为了减少军费,只能裁掉多余的兵力。
这直接导致陆军与海军,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陆军部部长秦相坤用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海军想要建造战列舰,一艘战列舰造价高达二百五十万两银币。
风帆战列舰只需要三十万两银币。
巡洋舰已经在大海上没有对手,我认为不应该建造战列舰。
这完全是浪费军费,应该把这项技术封存。”
海军部部长厉国峰听到这句话,他语气严厉的说道:“秦相坤,你要有全局战略远光,不能把目光指定在国土上。
帝国必须要有镇国重器,现在各大藩属国远在美洲和非洲。
哪怕是陆军再强,藩属国都不会感到压力。
只有海军的力量,能随时抵达藩属国,彻底浇灭藩属国的不臣之心。
战列舰是海上的绝对霸主,只要保持战列舰的规模,那就能让帝国凭借自身实力,压服任何一个国家。
海军能为帝国带来的收益,远超陆军。
帝国现在给予海军提供的每一文钱,都能换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秦相坤听到这句话,他脸都被气成紫红色。
厉国峰这是在变相骂陆军,只是吞吃大量资源,却不回报帝国。
“帝国偌大的地盘,全是我们陆军打下来。
你们海军最多只打下几座岛屿,没有陆军的协助,你们连一县之地都攻不破。
派舰队前往欧洲,这场战争已经验证了我的说法。
海军哪怕是取得这样大的优势,你们也不能继续扩大战果。”
“我们海军一直在发展,可不像你们陆军,只会躺在功劳簿上,念叨着之前的功绩。”
皇帝苏河看着陆军和海军之争,他却没有插手这两个军中的争端。
军费是皇帝控制大都督府,内阁和议会制约大都督府的重要手段。
皇帝苏河理想中的制度,那就是文官不能制约军方的发展。
但军方也不能变成脱缰野马,彻底放飞自我,军方的利益绑架帝国。
他看到陆军与海军争端到了最激烈的时刻。
苏河身为皇帝,这才缓缓开口道:“各位爱卿,你们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战列舰有没有用。
前往欧洲指挥作战的李平浪伯爵已经来到京城。
各位爱卿听一听他的想法,我想你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陆军和海军两方立刻停止了争吵。
他们争吵,那就是表明自己一方的态度。
主要就是为了争夺皇帝陛下的偏向。
现在皇帝陛下已经给出方案,哪一方再不识抬举,那就会失去的更多。
负责传旨的小太监,得到皇帝苏河的口谕。
他们立刻前去召见李平浪,前往乾清宫汇报海军在欧洲作战的相关事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