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玛尔的力量!神秘老人(长章(2 / 2)

“卡洛索”皱着眉感应了一会,才说出了一个让夜林想死的回答:“远远不够,大概需要三百次左右。”

三百次抽空魔力!

夜林感觉这事结束后,自己保不准会成为一条“人渣”!

……

“来吧!只要不死,怎么都行。”

以舍生取义之势,飞快用各种药剂恢复魔力,然后闭着眼睛把手伸给对方,满脸凄然。

因为伽乌尼斯的门,太重要了,真舍不得用啊!

也万幸他有着各种药剂,否则凭借自然恢复魔力的话,自己半个月内,都别想离开斯特鲁山脉。

抽空魔力跌倒……爬起喝药……再次抽空……

如此循环往复,他感觉自己就是一块不会熟的毛肚,被放在炽热的火锅汤内进进出出,备受煎熬,死去活来。

抽空的不仅是魔力,还有因为魔力抽中而产生的空虚感,仿佛心脏被陡然剥离,感觉不到心跳,空旷感近乎吐血。

仅仅第十次,他就忍不住使用了复活币。

虽然复活币经过店铺的不断囤积还有一些,但是接下来他使用复活币的频率,必然也是呈直线上升。

————

雷米迪亚大圣堂

“哈哈哈哈,他就不会在地面上放个垫子么。”

欧贝斯拍腿大笑,眼前的光幕是借助教堂米歇尔塑象才凝聚出来的。

出于对“神谕”和“诱魔”能力的担忧,马杰洛不得不用最虔诚的姿态,请求五圣者之一,“圣眼”之米歇尔勘察缘由,并得到了回应。

米歇尔,洞穿真伪者,拥有一眼看清真相的能力,追溯神谕事件的源头,自然也不在话下。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夜林不断栽倒,爬起,栽倒,爬起的诡异局面。

“给我闭嘴!你没资格笑!”

难得的,一向和蔼可亲的主教大人发了火气,训斥自己这不老实的孙女保持尊敬,静默。

歌兰蒂斯感激无比,俏脸上满是由衷的敬佩之意:“能让神谕认定为大灾难的人,肯定不是夜林,那么灾难的源头,就是那个不断让夜林倒下的神秘男人。”

“也就是说……”小玉紧紧盯着自己占卜的竹签桶,抽出一根字迹模糊的签,凝重道:“夜林也察觉到了危险,他在和那个神秘男人进行某种不可思议的战斗?”

“差不多,你们看他周身的土地,潮湿细碎,显然是发生过大战。”泰达怀抱双臂,声若洪钟,暗自思索这地方究竟在哪里,该怎么去帮对方。

欧贝斯小脸一肃,低着头,语气衰落:“对不起……”

“假如他成功了,会有多少人知道他挽救过一场不亚于使徒的危机,救了阿拉德大陆?”

罗菲突然的发问让所有人一愣,然后全都沉默了,假如不是米歇尔的“圣眼”,他们大概也不会知晓这场灾难的分毫消息吧。

而且没有亲眼所见,没有切实证据,也很难让别人相信,夜林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拯救过这片大陆,还有这片大陆的人。

泰达默默摇头,叹道:“或许,只有我们,也永远只有我们吧,说给别人也不信啊。”

……

双眼凹陷,面色惨白,精气神全无,整个一人像极了多年的瘾君子,活脱脱一条走动的“人渣”。

二百二十次,即使有复活币,他也坚持不住了。

那种一瞬间体内一切被抽离的感觉,“卡洛索”也表明自己没办法控制速度。

他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夜林就是用针管一点点挤出来的水,瞬间消失。

“等等吧。”

第二百二十三次,谜之勇士缓缓摇头,在这样拼命下去,他可能会精神崩溃出问题。

“继续,在你喊出卡洛索名字的时候,伟大的意志好像就已经发现了你的位置,你们的关系已经被构建成型了,他随时都可能降临!”

……

第二百四十次,夜林苦笑不迭,这次轮到他主动摇头了,已经难以维继,精神的困倦已经到了某种临界点。

“你还差多少?”

“一半!”

“那算了,这道门,果然还是没省住啊。”

一咬舌尖,凭借仅存的一点清醒,把第二百四十一次的魔力,尽数注入到召唤伽乌尼斯的银色门形印记。

“喂,大叔,你流浪了几千年都没个自己的名字,怪可怜的,不如我给你取个名字吧,叫斯特鲁怎么样,就是我们阿拉德大陆最大山脉的名……”

不在强求保护印记,还在最后微笑吐槽的夜林眼皮一闭,很干脆睡了过去,整个人直挺挺往后躺倒。

一只枯燥,但有力的双手稳稳拖住他的后背,然后轻轻放下,并冲着被取名“斯特鲁”的谜之勇士,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诡异的是,除了斯特鲁外,没有人发现神秘人的出现。

无论是在四处巡逻警戒的小队成员,还是漂浮在上空的光之城主,又或者是远在赫顿玛尔的雷米迪亚大圣堂。

同样的,用来召唤伽乌尼斯的符文,也悄然暗淡下去。

“我的魔力和这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处,用我的吧。”

说罢,枯燥的手直接主动抓住斯特鲁的手腕,浩瀚如星空的魔力涌入,让他直接震惊住了。

这份魔力水平,远超夜林的存量几乎万倍不止!

半晌之后,谜之勇士眼神微凝,体内居然重新充盈了可以跨越次元的神力,惊讶道:“我听过这个世界的传说,你难道是那个失踪的大魔法师玛尔?”

神秘老人指尖捏起一枚黄金为外圈,中央为银白,刻画着空心六芒星的徽章缓缓放在夜林口袋里。

起身后摇头,笑了笑:“我只是感觉到天之印后,过来看一看,我当然不是玛尔,不过我和他玛尔来自同一个地方。”

“愿闻其名。”

“克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