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从来没有道与理,会规定才华一定属于谁(2 / 2)

可是在那浪涛的最前方,又分明是存在着一层无形的隔膜。

这层隔膜轻薄无比,可是站在隔膜这一边的文婶子,却是不论如何焦急,亦始终难以将其穿透。

宋辞晚以“道”字诀加持她身,又取出十八个小银锭子塞到了她手里。

文婶子呆呆接过,眼睛睁得老大,嘴唇哆哆嗦嗦,只是仍然说不出话。

宋辞晚微微一笑道:“这是一百八十两银子,照三十两一幅,买你六幅画,婶子,这没问题吧?”

文婶子哆哆嗦嗦道:“没、没……”

她的情绪激动到了一个顶峰,在某个临界点汹涌澎湃着,以至于半点也不外泄,一时间天地秤都难以采集。

倒是旁边的小妮目睹了这一切,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人欲滚滚而来:【人欲,凡人之激动、欣喜、害怕,三斤九两,可抵卖。】

【人欲,凡人之喜悦、激动、担忧,二斤六两,可抵卖。】

【人欲,凡人之喜悦、激动、忧愁,一斤九两,可抵卖。】

……

小妮小小年纪,这时候除了喜悦,竟还有害怕担忧,也是有意思。

宋辞晚走到她面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小妮,姐姐买了你娘六幅画,你便将这船舱中的画都取来给姐姐好吗?”

六幅,正好是船舱中挂着的,所有用碎布拼接成的画。

小妮一下子跳起来,激动道:“姐姐,我这就去取,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好!”

她一弯身回到船舱中,立刻就像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般忙碌起来。

很快,她就将挂在船舱里的六幅美人图都收拾了出来,递给了宋辞晚。

一边递,她还脆生生说了句:“姐姐,你的画!”

宋辞晚含笑接过,欣赏了片刻后,便将其收入了自己的储物囊中。

这个全过程,文婶子都情绪汹涌,说不出话。

宋辞晚收好了六幅单张的美人图,又从天地秤中取出从前囤的几匹麻布,以及一捆干柴——

这些东西都是宋辞晚在宿阳城中时,通过各种人间的零碎抵卖得来的。

最开始,她刚得到天地秤没多久那段时间,身边也没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可以抵卖的东西,为了不浪费天地秤每日刷新的抵卖次数,她便抵卖过许多乱七八糟的凡俗物品。

什么大米干粮、木炭碎布之类的都还算正常,当初为了测验天地秤的具体功效,宋辞晚甚至还卖过街边的破石头,以及大白鹅的粪便!

咳……鹅粪什么的,便不必过多言说了。

宋辞晚取了麻布与干柴,轻轻抬手一点,其中一根干柴就被凭空抽了出来,然后那柴禾顶端燃烧起来,烧到炭化,火焰熄灭,宋辞晚便将其送给文婶子。

文婶子呆呆接过,宋辞晚先前拿十八块银锭子换取她的六幅画,那时候文婶子就是呆呆的,但那时候的呆,与此时的呆,从情绪上来说,其实又是截然不同的。

此刻,文婶子的呆更多是体现在一种“这个小娘子原来是个小神仙”这样的惊诧念头中,

她都懵了,极致的惊讶中,又生出一种“原来如此”的喜悦感。

宋辞晚塞了树枝给文婶子,又抬手一点,一匹长而阔的麻布便凭空在这船上展开了。

她没有说话,只对着文婶子做了个请的手势。

文婶子咽了咽口水,放开了手上的船橹,一步步走到这匹展开的麻布面前。

她伸出自己的粗糙的手掌摸了上去,麻布是凭空悬浮的,但文婶子伸手摸到上面,却只觉得触手十分稳当。

摸起来,这麻布就好似是展开在一张平整的桌面上那般,半点也没有凭空飘浮的空荡感。

手拿着炭枝,又摸到了熟悉的麻布纹理,文婶子纷乱的情绪终于渐渐平复。

一种深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却在这一刻,冲破了所有疑虑,所有复杂,所有胆怯!翻山越岭,跨海浮浪,冲到了她面前。

这可是一整块麻布!

一整块展开在她面前,没有碎布拼接,没有老旧痕迹,没有深浅不一,没有脏污斑驳的……可以任由她自由作画的麻布!

文婶子再也按捺不住,她举起手中的炭枝,开始大笔勾勒。

是的,是大笔勾勒。

她的画作线条看似精细有致,可是在作画的最初,她的笔法却是狂放恣意的。

没有框架,没有规则。

是的,本来就没有人告诉她,一定要怎么画。

她于是便天马行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画出她黑暗世界里的所有美丽影像,从汪洋恣肆的笔调,到精雕细琢的成型。

渐渐地,这画布上,一个身姿隽永,丰神如玉的美人形象便跃然而出。

这女子站立在水波之上,茫茫烟波中,她衣袂飞扬,踏波而行。一只身形丰硕的大白鹅扑闪着翅膀,神气活现地跟随在她身边,她目中含笑,眼神顾盼,竟仿佛是随时随地,都要从画中飞出来一般!

文婶子这一次画的,竟是宋辞晚与大白鹅!

画中的宋辞晚与真正的宋辞晚其实说不上完全相似,当然,这里指的是宋辞晚此刻易容的形象。

但宋辞晚此次的易容与她的本相原本就有七八分相似,经由文婶子一画之后,画中人与她的本相对比,则又有五六分相似。

与真正的宋辞晚最大的不同点便在于,画中的宋辞晚要更为亲切和善许多,颇有一种明眸善睐,仙气飘飘的感觉,而真实的宋辞晚其实略多几分清冷。

画中人在水波中渺渺行来,顾盼间眼神灵动,大白鹅与其一对视,当即惊得“嘎嘎”大叫出声。

文婶子画至最后一笔,浑身颤抖,大汗淋漓。

忽然,她将那点在睛珠上的笔尖移开,口中喃喃:“四十几年痴迷于画,今日方知画为何物,原来是这般滋味……”

须臾,一道灵光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