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君子如玉(2 / 2)

武植见县衙门旁人多,淡淡一笑说:“是何言语!你我兄弟一场,岂能说此等话来?贤弟和武二从清河而来一路辛苦,且先到内堂歇息。”

没赶出去就是好现象,王伦肯定不挑的。这也幸亏有武松在,他们兄弟两人积年不见自然见面心情很好,连带着武植看到他的情绪只是稍衰。

到了内室,见左右无人,王伦也放得开了,倒地便拜。虽然对古人动辄就要趴地上很不习惯,但这个身体倒是不排斥,真是奇哉怪也。

武植仍是一付好脾气,伸手拉他起来:“王贤弟这是为何?”

好在武松和王伦一路,对他好感颇增,有意替他缓颊----其实他既然愿意带王伦过来,已经是原谅他了;而武植见武松和王伦一道过来,火气便下去不少,因为他知道武松虽然表面好勇斗狠,却不是造次的人。

见状,武松倒首先替王伦开场了:“哥哥原来不知!”便把王伦灌输给他的情节细细复述了一遍。

对于王伦造谣之事,原来武植也有耳闻----都传到清河老家那边,他岂能不知?只是他向来为道德君子,颇有雅量,对于市面上的无聊之语,只是淡然置之。

直到有些话太过淫晦不堪,而且渐渐转到他的未过门的妻子潘金莲那里,这就让人不快了。

对王伦的投奔,他是尽了不少心力的,只是他谨守君子之义、官员之礼,事情办得低调而已。没成想一番好意,竟然被误会且恩将仇报,哪怕是圣人都忍不得。所以表面上不动如山,内心却已溪流成河。

现在听武松所述,心情一下子大好起来。

“原来这一切都是西门庆所为!贤弟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愚兄办得造次了,应该提前和贤弟说明,否则哪会有这种误会?”他也很懊悔地说。

本来一件好事,被弄成这样,真没必要。而且王伦为这件事也受了不少煎熬:县学生员名额被革、投河自尽,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作出了真心悔改,这就够了。

“此番武二过来,就是要为哥哥出这一口气!今天天晚就算了,明天我就会会那个西门大官人去!”武松即使时隔多日再次转述此番缘由,脸上怒意仍然掩盖不住。

“二郎休得如此!我是朝廷命官,岂能公然违反朝廷法度让你与人交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谣言终究是谣言,必然止于智者。”

嗯,话是如此说,可是他不会知道,因为王伦造的这个谣太过让百姓喜爱,以至于竟然越传越广、更被好事者添油加醋的进行了五花八门的转播和改编,最后到施耐庵手里就定型为因为奸情谋杀亲夫的故事,从此之后潘金莲的名誉被踩在脚下数百年,而武大郎也成为悲剧主角。

不知道如果武植知道身后事会是这个样子,会不会有当场把王伦掐死的冲动?

武松对哥哥是很尊重的,所以他要安慰后者,但是不代表他会轻易放过这件事,他来这里就没那么简单。

“我只是会会那厮,若他能主动为哥哥洗刷污名,且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