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闪电战(2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250 字 7个月前

甘宁喝下侍从奉上的茶水,说道:“我军在夏口集结的动向,已被江东将士察觉。徐盛部下从五百增至八百人,士卒尤为精壮,弓弩布置颇多。孙权从江夏撤兵后,围攻丹阳的麻、保二屯,待破麻屯后,留下诸将围攻保屯。”

“屯驻海昏的太史慈所部,兵马约有万人之多。孙贲、孙辅兵马数目具体不知,两郡之合不少于万人左右。”

说着,甘宁手指向舆图,说道:“柴桑险要,若不能攻克柴桑,我军征讨江东无从谈及。然而柴桑城固,又与海昏离得太近了,若有风吹草动,太史慈便能率部来援柴桑,其脚程快则两三日能到,慢则三四日。”

海昏县在后世南昌永修县附近,柴桑在后世的九江市柴桑区附近,两地距离不过两百里左右,强行军救援下,两三天内太史慈就能率军抵达。也就是说大军必须在两三日之内攻下柴桑,否则的话,大军将被堵在柴桑城。

关羽捋着胡须,说道:“主公,柴桑城不过八百人,我大军齐至,起八面攻城,逮守将不能敌也。且柴桑之南又有庐山险固,可分兵驻守庐山,阻太史慈援兵。待破柴桑后,南掠海昌,东进彭泽,可为立足之基也。”

关羽的意思不难理解,柴桑兵马少,起大军八面强攻城池,能够轻易地攻破柴桑。同时凭借庐山险峻,抵御太史慈救援的脚步,然后打下柴桑之后,再南下与太史慈对阵。

众人微微颔首,对于关羽的计策,他们颇是认可。毕竟柴桑就如一根钉子,卡在兵进江东的道路上。似乎除了强攻,恐怕也没有其他计策。

刘备扭头看向霍峻,问道:“仲邈以为如何?”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关将军之语,不无道理,然非我军上策。柴桑位于彭蠡泽之西,大江之南。而彭蠡泽周围有柴桑、海昏、余汗、历陵、鄱阳、鄡阳等县。我军若举大兵突入围攻,虽能破柴桑,则我军音讯也随江水而走,将惊动彭蠡泽诸县,令其有所防备。”

“仲邈之意是?”刘备问道。

霍峻手指在彭泽周围画了一圈,说道:“江东屯兵之地,不过柴桑、海昏、南昌等地。我军应在彭蠡泽诸县无所防备之时,诸部顺江齐发,行如闪电,分讨诸县,抢占险要,行分部合击之策。”

说着,霍峻在舆图上比画,说道:“如我军可发三部,一部征柴桑,一部讨彭泽,另选主力战海昏。须臾之间,彭泽西岸诸县尽入我大军手中,就地募兵,又应和主力转围海昏。且若柴桑又克,三部可击太史慈。”

“届时刘偏将兵出长沙,入征艾县、建昌等地。三面合击太史慈,吞其兵马,掠其城郭。豫章以北,彭蠡泽诸县将归为我军所用。”

这就是霍峻所思考破局方法,徐盛、太史慈、孙贲几部布置紧密,若想要突破这种防线,需要利用速度、时间让他们来不及防备。

在这样的战略核心下,霍峻利用水运的便捷下,进行闪电战作战。二万大军兵分多部迅速插入彭蠡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牵制太史慈,攻占柴桑,拿下空虚郡县的战略目标。

待完成战略目标后,彭蠡泽东岸的大军向西行进,与主力部队合围东岸的太史慈所部。

战略归战略,细究下来的战术,依然需要深思。比如攻占柴桑,依旧是难题。

1:《英雄记》:“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