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武昌首义(2 / 2)

隐世家族秘史 华云 1219 字 7个月前

就在他一门心思想当匡复社稷的中兴之臣时,袁世凯突然一纸调令,把他从武汉前线调了回来,原本非他莫属的“湖广总督”一职被授予了第二军军统段祺瑞。

冯国璋在前线拼死拼活,官却让没打过一仗的段祺瑞当了。

冯国璋别说多窝火了。回到北京后,他来了个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冯国璋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政治方面却是个榆木脑袋。

他号称是“北洋三杰”龙虎狗中的“狗”,还真有点忠犬护主的劲头儿。

在战场上他只想着打胜仗,保住清王朝,根本没领会东家袁世凯的政治意图。

出发前袁世凯给他下达的六字方针是“慢慢走,等等看”,可他到了武汉就一鼓作气连下两镇。险些给袁世凯惹下大祸。

是战是和,袁世凯有自己的“小九九”。可以说,武昌战事一开,事态的发展就握在他的股掌之间。

武昌起义两天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立刻派人去请袁世凯。可袁世凯却托起大来,坚辞不就。

两天后,山西又爆发起义,宣布独立,而驻扎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联合电奏朝廷,提出“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皇族永远不得充任内阁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国事犯之党人一律特赦擢用”等12条要求,并公然致电南方的革命党,表示自己断不会督师南下与革命军作战。

“滦州兵谏”无疑是后院着火,令朝廷惊恐万状,因为滦州和北京近在咫尺,一旦倒戈,后果不堪设想。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朝廷在九月初九日以极快的速度颁发了四道谕旨:

一是罪己诏,皇上承认自己“用人无方,施治寡术”,并誓行宪政;

二是迅速起草宪法;

三是取消皇族内阁,亲贵不得充任国务大臣;

四是赦免戊戌变法以来的所有政治犯。

而资政院也不敢怠慢,他们在四天之内便把宪法信条十九条制定上奏,当天就加以颁布,并宣布择期在太庙宣誓,以资信守。

眼见火候已到,袁世凯也就不再装腔作势,他在九月初九日当天启程南下,初十抵达信阳同荫昌完成交接,正式接管了军队。至此,袁世凯时隔近三年,又重新掌握了大清帝国的军权。

袁世凯的旧部听说袁世凯已经出山,为迎接老首长的到来,随后便对汉口发起猛攻,迫使革命军退出汉口外围。

九月十一日,北洋军攻下汉口,并蓄势进攻汉阳。就在这天,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据说,袁世凯接到诏旨后放声大笑,这三年多来,他总算是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九月二十五日,由袁世凯组建的新内阁宣布成立。正当清廷盼望着袁世凯能尽快剿灭武汉的革命军时,袁世凯却突然不打了。

在袁世凯看来,当时的局势已经不仅仅是武汉一地的问题,而是各省分崩离析的大势;即使能剿灭了武汉的革命军,但其他省份的革命党又如何对付?

何况,袁世凯心里也清楚,清廷对他并不信任,一旦渡过难关,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如今天赐良机,他也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是百炼成钢,精敏老成,他绝不会轻易的听从清廷的使唤,也不会随意附和革命党的意愿。

他要做的,是凭借手里的北洋军从中操控,一方面利用革命军来要挟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势力来威胁革命军,连哄带吓,既打又拉,将革命军和清廷玩弄于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