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夏季,鲁桓公和杞侯、莒子在曲池会盟,这是让杞国和莒国讲和。
桓公相和宋国、郑国讲和。秋季,桓公和宋庄公在句渎之丘会盟。由于不知道宋国对议和有无诚意,所以又在虚地会见;冬季,又在龟地会见。宋公拒绝议和,所以桓公和郑厉公在武父结友,盟后就率领军队进攻宋国。发声这场战争,是因为宋国不讲信用。君子说:如果一再不讲信用,结为盟友也没有好处、《诗经》说:君子多次结友,反而使****乱滋长。就是由于没有信用。
楚国进攻绞国,军队驻扎在南门。莫敖屈瑕说:绞国地小而人轻浮,轻浮就缺少主意。请对砍柴的人不设保卫,用这引诱他们。楚王听从了屈瑕的意见。绞军俘获了三十个砍柴人。第二天,绞军争着出城,把楚国的砍柴人赶到山里。楚军坐等在北门,同时在山下设伏兵,大败绞军,强迫绞国订立城下之盟而回国。
在进攻绞国的这次战役中,楚军分兵渡过彭水。罗国准备攻打楚军,派遣伯嘉去侦探,三次遍数了楚军的人数。
(13)桓公十三年
十三年春季,楚国的屈瑕进攻罗国,鬬伯比为他送行。回来时,对他的御者说:莫敖一定失败。走路时把脚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稳定了。
于是进见楚武王,说:一定要增派军队!楚武王拒绝了,回宫告诉夫人邓曼。邓曼说:大夫鬬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数的多少,而是说君王要以诚信来镇抚百姓,以德义来训诫官员,而以刑法来使莫敖畏惧。莫敖已经满足于蒲骚这一次战功,他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于不设防范吗!鬬伯比所说的请君王训诫百姓而好好地安抚督察他们,召集官员们而勉之以美德,见到莫敖而告诉他上天对他的过错是不会宽恕的。
不是这样,鬬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发了?楚王派赖国人追赶屈瑕,没有追上。
莫敖派人在军中通告:敢于进谏的人要受刑罚!到达鄢水,楚军由于渡河而次序大乱。全军乱七八糟毫无秩序,而且又不设防。到达罗国,罗国和卢戎的军队从两边夹攻楚军,把楚军打得大败。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将领们被囚禁在冶父,等待处罚。楚武王说:这是我的罪过。把将领们都赦免了。
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货,郑国实在不能忍受,所以率领纪、鲁两国的军队和齐、宋、卫、燕四国的军队交战。《春秋》没有记载战争的地点,是由于桓公迟到了。郑国派人来鲁国,请求重修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