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少年这架势,劝是劝不动了,孟貜只盼他日遇挫幡然醒悟之时不要太晚,不至于悔之晚矣。
想到这,孟闻有些泄气道:“罢了,罢了。来日你莫后悔便好。”
夏谕微微颔首道 :“谨遵父亲教诲。”
雅姐姐的身份,自己也不是没调查过,他还能不知道其间漏洞百出,姜雅身份存疑。可丽人对自己高达九十的好感做不得假。
齐侯的眼线?
女特工?
齐国公女?
那又如何?他喜欢的是姜雅这个人,又不是旁的什么。
知道劝不动,孟貜叮嘱道:“阅儿你自幼聪慧,研习典籍礼乐过目不忘,六艺皆有所成,与友交常有惊人之处。”
“可你心思跳脱,喜好浮华,行事好以奇,不似你大哥内秀于心,行事沉稳。”
“日后遇事莫一个人独谋,多与你大哥商量。莫要小看你大哥,何忌好藏拙,他这几年…自以为能瞒过我,可知子莫若父,他还是太浅显了些。”
“你与何忌一奶同胞,以后要相互扶持,万不可兄弟相疑……”
“孟氏之敌在外不在内,孟氏旁支素来安分,不似季氏与叔孙氏小宗野心勃勃,时常作乱。”
“孟氏家臣之中,北宫伯玉、养启平跟随为父二十多年,你尽可信任……”
“还有,季意如为了张大季氏太过强势,国君与国内大小家族苦其久已。若有一日,季氏被群起而攻之,孟氏可作壁上观削弱季氏,但绝非不可坐视其灭亡。”
“需知三桓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叔孙氏在汶上的土地,为父已为你求得,叔孙宗主似有不满。”
“你阿母……”
听着老爹不停絮叨,夏谕打了个哈欠,捞起腿边熟睡得粉红小猪,缓缓起身,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交代了这么多,阿父你莫不是要远游?若是如此,这些话你留着明日和兄长交代呗,我先去休息了。”
他白天打了半天的野本就疲惫,晚上参加晚宴跪坐了半个多时辰,还要扶孟何忌归营、现在又陪着老爹在地上坐了这么久,只觉浑身酸痛、困乏无比。
夏谕又道:“阿父,你今夜话好多。我都快困死了。”
平日里孟宗主总是顶着个冷漠脸,不喜言语。半天没见,怎么突然就变话唠了?夏谕感觉老爹不太对劲,可哪不对劲他又说不上来。疲惫的精神让他脑子转得慢了不少,夏谕索性不想了,先回去休息明天再问。
只是夏谕不知道的事,这个决定会让他后悔一辈子。
听到这话,孟貜微怔,一时间他也不知自己今天为什么话这么多。一开始他只是想和儿子聊聊天,聊着聊着就忍不住了……
叹了口气,孟貜起身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看着少年带着倦意的脸庞,声音温和:“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那我走了。”
没走几步,少年忽然回头一笑:“对了,今夜之宴乐妓舞姿可称一绝,可惜阿父身体不适难以临席,惜哉惜哉。”
孟貜笑骂两声:“滚,快滚。”
而后突然又没来头的说了一句:“以后你们兄弟俩一定要好好孝顺阿母,莫要让她受了委屈。”
这还用老爹你提醒?夏谕咧嘴一笑:“自然。”
目送着二子背影逐渐远去,孟貜再度抬首望向黑夜,入目孤月悬空、星辰黯淡,于原地呆立良久……
是夜,孟宗主睡得很安稳。
翌日清晨,女婢们照常入帐侍奉,却发现孟氏宗主、鲁国司空孟貜暴毙于榻上。
帐外随护的孟氏家司马养启平立即扣押了现场之人,同时封锁了消息,一再确认死讯后,这位孟氏老臣大脑巨震,几乎双腿发软不能站礼。
艰难平复之后,养启平忍住悲意,匆忙往夏谕与孟何忌营帐疾驰而去。
如此危局,唯有二位君子能主持大局。
……………………………………
ps:历史上的孟宗主崩于前519年初,死的也很突然。
《左传·昭公七年》: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
大致意思: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氏宗主孟貜大限突至,临终之际,召见家臣、子嗣,先说明礼仪的重要性,再给众人介绍了一番孔子是礼仪圣人之后,很流批的一个人。
孟貜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周礼,于是让两个儿子孟懿子(孟何忌)、南宫敬叔(孟悦)都要拜师孔子学礼。把这些交代完之后,孟宗主就嗝屁了。
是不是很草率?临终之前,家臣、未成年的继承人都在身边,不安排一下后事保正权利平稳交接,反而莫名其妙的给手下人安利孔子?玩呢?要知道这时候孔子广收门徒没几年,又有竞争对手正卯在,名望方面还差点意思。作为当世大贵族的孟貜都快挂了为什么突然提及孔子?
这就要问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了,这段大概率是左丘明有意拍孔子的马屁。相传《左传》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这样就解释得通了。粉丝稍微美化一下偶像很合理的嘛。
不过,我觉得比起莫名其妙的尊孔,孟宗主死前更应该注重亲情宗族。
历史孟貜的谥号:
孟貜,姬姓,孟氏,名貜,谥僖,后人称孟僖子。主要功绩:出使齐国、楚国,讨伐莒国,和邾国国君会盟,勤学周礼。
总结:有小过无大错,混子一个,谥僖。
当然,现在的春秋“发明大王”—“道德典范”—“鲁国当世贤者”孟大宗主自然不会谥僖,褒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