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你们别吵架,大柱都记着呢,让小桑看到了要着急了。”
爷爷念叨:“大柱,前头的就别写了。”
我好为难:“可是我已经写了,爷,这纸还有好多空的地儿,丢了好浪费啊。”
爷爷考虑了会儿,才跟我说:“写了就写了吧,后头咱不吵架就成了。”
看到这儿,陈小桑乐了。
哪有人像她家这么写信的,要多费多少笔墨啊。
不过单单看信,她就觉得在家里听爹娘念叨一样。
她想家了。
陈小桑回想了会儿以前的事,叹了口气:“不知道爹娘他们在家里怎么样了,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
沈大郎瞥了眼那厚厚一沓信,道:“你往下看便知道了。”
陈小桑缓了缓神,接着看下去。
她爹又絮叨上了:“闺女啊,爹天天想你,想得睡不着,你娘也想你想得睡不着,你什么时候回来呐?”
“闺女才到京城,肯定要多待些日子,你怎么净是催她回来?得让她在外头安心,不要担心家里。”
这一看就是她娘说的话。
家里也只有她娘能这么训斥她爹。
她爹反驳了:“要是我念叨着闺女就能回来,我天天念叨。京城有什么好的,又不是咱家,没爹娘在身边,指不定闺女得遭多少罪呐。”
“有二树跟着,不能遭罪。”
“二树做的饭菜,我都不乐意吃。咱闺女多金贵的人呐,还得吃二树做的饭菜。唉,早知道,该让二树媳妇跟着去照顾她。”
陈小桑心虚地挠挠眉尾。
她这些日子都是在小竹楼吃的,饭菜味道很好,比家里几个嫂子做的饭菜还好。
“别写你爷爷念叨的话了,写奶的。小桑啊,家里都好,咱家今年养了二十头猪,还有不少鸡鸭。
你爹粮铺的生意也好,咱家的粮食都卖完了,如今是在村里收粮食去卖,还在别的几个村子收。
咱家收的价钱比县城价钱高,大家都愿意把粮食卖给咱家。就是别家粮铺也跟着降价了,每天的粮食卖得没以前贵了。
不知道你们手头的银子够不够,你兴义叔说京城东西贵,我们先凑了五百两让县老爷带给你。再过些日子,等我们手头有钱了,再给你送。”
陈小桑自责起来。
这些日子她们挣了不少钱,竟然没给家里写封信,还让家里给她送这么多钱过来。
转念一想,她又高兴了。
“大郎哥,我家粮铺挣钱了。”
沈大郎没看她的信,直接问她:“赚得多吗?”
“多,他们这么快就凑出来五百两要让人送给我们了。”
五百两对于老陈家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沈大郎也有些诧异。
一旁的陈二夫人笑道:“不止五百两,你家还给你打了个银锁,一会儿等你走时,我再给你。”
陈小桑当然不怕陈二夫人会贪她这点东西,便点点头感谢后,继续低头看信。
果然,她娘在里头交代她。
“银锁是你爹去咱们县城的银楼找银匠打的,我拿去庙里开了光的,能保佑你,记得好好戴着,别丢了。”